正文

第一章(4)

如何掌控你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周妮


七、用眼睛寻找幸福

生活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周围百花绽放,蜂蝶飞舞,硕果压枝。

但是,有很多人却不惜花费许多时间舍近求远去寻找那不知身在何处的幸福。其实,幸福就在眼前,俯拾即得,而很多人却不知弯腰捡起享用。

生活并非缺乏幸福,只是人们缺乏发现幸福的眼光。

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上班、学习、赚钱、求名,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山云、汹涌的大海、高耸的雪山与空旷的高原,还有诗歌、沉思、友情、谈天、读书、体育运动、欢庆的节日,甚至工作和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幸福的享受。

生活中,人们都渴望得到盛满完美和永恒幸福的“聚宝盆”。与此同时,人们却对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视而不见,对起不到立竿见影功效的一砖一瓦也置之不理。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位教授希望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幻灭和忧虑;希掣在写作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充满身心的疲惫。有一天教授乘车外出,他看见一个少妇在车站等人,怀中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这时,她丈夫从火车上走下来,走到那对母子身边,温柔地亲吻少妇和她怀中的婴儿,丈夫吻婴儿时,动作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少妇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教授立即顿悟,原来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蕴藏着快乐、幸福。

幸福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它像散落在海滩上的一颗颗小小的贝壳。

只要你弯下腰来一个一个地把它采撷起来,很快就可以装满一篮子。

生活中到处都有小小的喜悦,也许只是一杯清茶、一碗热汤,也许是一轮美丽的弯月。更大一点的单纯乐趣也不足没有,生而自由的喜悦就够使懂得它的人享受一生了。

这许许多多、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去咀嚼。也就是这些小小的幸福,让宝贵的生命更可亲,更可眷恋。

停一下自己匆忙的脚步,去欣赏周围,肯定会发现幸福就伫立在自己的身边。

八、寂寞也幸福

许多人都深切地感受并体会到寂寞的无聊,寂寞的孤独与无奈,认为寂寞是人生之大不幸。其实,寂寞也是一种享受、种清福。这是因为在这喧闹的尘世之中,人们要保持心灵的片刻清静,以便让自己被工作弄得疲惫不堪的身心放松,获得少许的安宁。

有一天,小鹏垂头丧气地从街上同来。爸爸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小鹏说别的小朋友都玩得很起劲,只有他—个人呆在那儿,心里很难受。

爸爸知道了儿子为什么不高兴,本想安慰他几句,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于是,爸爸给小鹏讲了自己一段相似的经历。几年前,他与几个朋友去乡下游玩。在路过一个小水塘时,几位朋友提议要下水去摸鱼。他说,这是死水,全是积的雨水,水又清澈见底,根本就没有鱼。可是朋友们不听劝阻,纷纷卷起衣袖、挽起裤腿下了水,唯有他自己默默地坐在岸上看着他们。不一会儿,鱼没有摸到一条,衣服卜倒沾了不少泥水,可是朋友们在水里摸来摸去,欢声笑语不断,

而自己越来越感到孤寂。两三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才两手空空地上来,嘴里不停地调侃着、咒骂着,但他感到朋友们在这段时间过得很快活,而他只能独守着自己寂寞的心。

爸爸告诉小鹏说:“最好的最成功的人往往是最寂寞的,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能够承受寂寞。”

由此可以想象,寂寞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难得的感觉。在感到寂寞时,你可以轻轻地关上门和窗,隔开外面喧闹的世界,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书架前,用你的手掌轻轻地拂去书本上的灰尘,翻着朽页,嗅觉立刻义触到了久违的纸墨清香。

粱实秋先生曾经写了篇关于寂寞的小文章: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直戳到顶棚,好像屋罩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枝乱叶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叫、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石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白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尘里、陋巷里,都可以

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电。在这种境界,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小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白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借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清,天空如洗,他独向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明亮,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等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该足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此。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伥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就要好好地享受它。”

寂寞如同一杯苦咖啡,如果你仔细地品尝,那么你就会感到寂寞是种难得的清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