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这种材料还用于制作什么别的商品,对人体是否有害?
②这种材料有什么效果,为什么这么说?
③这种材料是从什么东西里提取出来的,产地是哪儿,有什么特点?
回答
原材料:
类胡萝卜素
①还用于制造红色蔬菜饮料。 胡萝卜里富含此物质。
②能让肌肤很有光泽。
③提取自原产马来西亚的椰子。
因为它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A。
椰子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是一般胡萝卜的5倍。
思考
部件(材料)
①这种材料还用于制作什么别的商品?对人体是否有害?
②这种材料有什么效果呢?
③这种材料是从什么东西里提取出来的,
产地是哪儿,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这么说?
理由是什么?
如果对人体有害该怎么跟顾客说明?
以材料为中心的谈话图表示意图,
和顾客交谈的时候就用它啦!
P88的图例是卖一种叫“类胡萝卜素美容啫喱”的化妆品时使用的,分成了3条路线说明。分支越多,和顾客的谈话就能进行得越顺利。具体说明的时候,就这样说:
①“这种胡萝卜素在红色蔬菜中含量很高,尤其是胡萝卜。”
②“胡萝卜素可以让肤色变亮,因为它是产生维生素A的元素,在人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
③“这种胡萝卜素是从产自马来西亚的椰子里提取的纯天然物质,这种椰子里胡萝卜素的含量是一般胡萝卜的5倍之多。”
像这样,单单是原材料就能拉出这么多谈话的资本;从其他各个方面也这样组织话题。在给不同的顾客重复说明的过程中可以每次从不同的地方开始说。比如上次是说的第一项,这次从最后一项或者中间开始说,总之脑子里有一个图,自己灵活选择按哪条线走。还可以进一步地在一个图里面加上“商品素材”、“商品的真实可信度(商品效果以及诞生背景)”等好几个话题。
P89的这张图也是卖“类胡萝卜素美容啫喱”时制作的并实际使用过的谈话示意图。你可以从商品的传单上挑出一些觉得不错的亮点,然后自己进行一定的补充。
以P88-89的图为基础,推而广之,对商品进行反复说明。把每一条思路都理清楚,说明过程中漏掉的话题就会减少。和顾客的交谈时一旦建立起自信,就会越来越顺利。当然,要建立自信,充分的事前准备是相当重要的。
技巧
48
画一幅介绍商品的谈话图,把要介绍的内容明示出来
技巧
49
以原材料和商品背后的故事为素材组织语言
技巧
50
一个方面引出三个话题,和顾客交谈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5.打破尴尬沉默的方法——让顾客亲手拿一下商品
有很多销售员都是在介绍完一遍商品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于是陷入了沉默。为了应对这种尴尬的沉默,我通常会做一件事,那就是让顾客亲手拿一下商品。
但是如果直接跟顾客说:“您可以拿起来好好看看。”顾客是不会主动拿的,这个时候我会拿起商品递到顾客面前说:“您拿着看看。”
这样做的话,大多数顾客都会接过你递的商品,然后会说一两句诸如“啊,比我想象中重(轻)多了”之类的话。而这正是你和顾客搭上话的契机。你可以顺势说一句:“这么重(轻)是有原因的……”从而引出更多的话题。
事实上,让顾客亲手拿一下商品不仅仅可以制造跟顾客搭话的契机;顾客听了一遍商品的介绍以后,上升到了“哦,原来如此”的阶段,这个时候让顾客拿一下商品的话可以提高顾客的购买率。原因很简单,相比只是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拿起来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通过五官来感受商品后,顾客更真实地了解了商品,也更容易萌发想买的念头。
下面是我在东急HANDS一家店卖香皂时的事情。
顾客问我:“哪种香皂最畅销啊?”
我指着墙上挂的表格告诉顾客:“这是香皂销量前十名的排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