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名胜(4)

张恨水说北京 作者:张恨水


游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在明清之际是社稷坛,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十月十日开放,定名为中央公园。后中山先生死在北京,一九二五年为纪念先生,改名为中山公园。到今年已四十一年了。

到京来,中山公园是不能不到的。入门,便见古柏夹道。两边全有游廊,东边游廊通到来今雨轩。西边游廊,又分两路,一条通到兰亭碑亭,一条通过这里的御河桥,直达水榭。向正中看去,石牌坊一个,其下人行大道,东边树木荫浓,西边草地整齐。再前进,有金银花无数木,银木搭架,任金银花盘绕。这里已是古柏凌云,几不见日。下面是水泥铺地,平坦可步。其前为习礼亭,面对红墙一弯,柿子丁香,分排左右。一对狮子,分守着大门,门里面就是社稷坛了。掉首南顾,一带游廊,中间有一所比地还矮三尺的房屋,那就是唐花坞。到这唐花坞来,就要看看这时候花坞里养些什么花。

花坞是折面式扇面的屋子,有我们五间屋子大。

唐花坞对过,有一岛式平地,周围全是荷花池子围绕平地中间有一所屋,日四宜轩。这里的杨柳居多,望对过才东南角,那杨柳高可拂天,景致更好。过红桥可以在此小歇。

又过一桥,一带土山,上面栽满了丁香树,山洼里面,有一个草亭,叫迎晖亭。爬石坡而上有屋半属陆上,半临水居,而且屋宇甚广,四周环连,此即为水榭。外人多借此地开展览会。

进而东行,便是游廊。当荷花盛开时,在游廊漫步,莲花微香,才觉妙处。游廊末端,有亭一方,亭中一方大石碑,日兰亭碑。上刻人物述王羲之三月三日修禊的事。这碑原在圆明园,圆明园火灾以后,便移植此地。出游廊北行,则古柏交力口,浓荫伏地,夏季在树荫中小坐,忘暑已至,所以茶馆多设在此地。向北进,过山亭二处,有儿童运动场。此处另辟一门,直通南长街。从前原有一门,跨一长桥,通西华门侧面,现在不必走此弯路了。向东行,依然古柏很密,中有一格言亭,此系中山公园恰到一半的地方。东行为午门。转身南行,经过六方亭、十字亭,达一大厦,即来今雨轩。五月初,公园牡丹盛开。说到牡丹,觉得北京之花,仍以公园为第一。名种之多,约可以分为四大种,即丁香、牡丹、芍药、菊花。而四种之中,仍以牡丹为佳。昔日各公园未开放,北京人要看牡丹,都跑往崇效寺。该寺在宣武门外白纸坊,地极为幽僻。该寺虽牡丹开日,也不过二三十盆花。今公园单以种类论,就有三十多种;再以盆数论,有几百盆之多,和崇效寺比起来,是不可以道里计了。

中山公园外围,已算游过了,现在该游里面。里面有红墙一道,隔成四方形,统有四重门,一方一个。我们走南方进去,那里是南方种丁香,北方种芍药。社稷坛就在前面,这是公园最中央的地方,坛筑成正方形,三层石阶。土分五色,黄、红、蓝、白、黑。黄色居中心,其余四色,各占一方。四方也是以短墙支起,四面开门。这是从前皇帝祭祀土神谷神之所,在明朝永乐年间就有了。上去是中山堂,从前叫做拜殿。后面还有一个殿,旧日题名,叫做戟门,从明朝传了下来,共有七十二把铁戟,存在这里,八国联军之后,这些戟却没有了。两边还有两块空地全成为花圃。谈到花圃,我们就要谈到菊展了。

本来菊花会,以往京城私人方面也常举行,不过盆数不多,收的种子也不齐。一九五五年中山公园菊花展览,有几千盆之多,就在社稷坛上,用芦席盖了个蔽风雨之所。有多大呢,直有五十步长,宽的上有百步那样宽。遮风雨的棚子下,也有丈来深一丈多高,这要摆菊花,试问要摆多少?他们又玩些花样,用大盆栽着菊花,花是肉红色,将花编得一样齐,一盆一个字,合起来乃是“菊花展览”四字。站在社稷坛上望,只觉红的、白的、黄的、紫色的,绿叶托着,一层又一层,摆得有五六尺高,真是万花竞艳,秋色无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