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怎忘得、从前杯酒--酒友纪事(4)

明报:茶酒共和国 作者:黄苗子


既识林与胡,生活面遂日广,"酒同醉合"者渐伙。最可记者为"爱华居"进出诸友。"爱华居"乃胡菊人、陆离等三人共赁居所。亦为当年新锐知识之士及优秀青年学生合办的《盘古》杂志通信、编辑之处,仿佛是艺文沙龙、思想俱乐部,经常户限为穿、争论时作、意见交流、诗酒酬唱、博戏弈乐。"爱华居"诸友,酒友至多,即或不酒及少酒,其沉醉于思想、文化、艺术,亦无不同。这些酒友人人以平等相待、性情相交、知识相砥,有如一大家庭,好比兄弟姐妹,至今不渝!记忆所及,信手写来,即有李天命、岑逸飞、古苍梧、黄子程、黄维梁、关永圻、梁天伟、吕炳强、刘天赐、刘创楚、陈任、蔡浩泉、刘美美、蔡炎培、朱珺、包错石、吴平、曾庆、小思、罗卡、陈韵文、石琪、林年同、温健骝等等。到而今,廿余载之后!"爱华居"既矣,人有离港的,且有过早物化的,居港者虽不常聚,总难免对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某些境遇关情。天地逆旅、光阴过客的感慨,秉烛夜游、琼筵坐花、羽觞醉月的盛况,即或远不及李白及诸从弟那么萧散流丽、温馨动人,百中望一,似乎不算苛求。犹忆某年某月某日某夜,众友终晚合唱抗日歌曲,偶而悲愤难抑,旋转饮茅台、五粮液欲藉以舒平,是"浊酒一杯家万里"?是"笑谈渴饮匈奴血"?不过数巡,突一人大醉,不复自持,起而大骂倭寇,指斥所谓"以德报怨"政策,如讨檄之文残简、边塞之诗断章。语未毕,呕吐遍地,立见其倒下,以手将秽物弄拨成和海棠叶形状,呢喃曰:"这是中国。这是我心中的中国!"烂醉至此,悲怀尽倾,原来竟又是解不开的中国郁结!

"酒生相托"与夤缘而会的酒友

能与之"酒生相托"的,尚有不少,虽不能尽叙。记得多年前,杨牧曾撰文情并茂之章,畅谈酒人酒事、酒朋酒友、酒趣酒情,于胡金铨酒神酒态,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目今金铨止酒,此情此景不再。缅怀往日,当其半醉,"装龙像龙,装虎像虎",似又"心与神合,神与貌合,貌与形合",且"生旦净末丑,文昆武乱一脚踢",模仿中外古今人物言行的工夫,令人绝倒。金铨既不酒,从亦此调不弹,友朋聚宴,权愉顿减!但睹其埋头拍片,精神爽利,醉于艺术创作,醉于工作,又觉欣然。其人在必酒在的萧铜,人谓"以白干漱口"、"啤酒当安眠药",近亦遵医嘱,减量或渐戒。既能善自珍摄,则来日方长,此处向萧大哥先发请帖:"健康恢复日,同俦进酒时"。天赋异能的卜少老,高龄遐寿,"当酒不让",谁与争锋?羡煞无数的中青年!只不知覊留北京的"西窗居士"、"岛居馆主",是否仍如畴昔,稍具酒意,即闭目养神片刻,旋又复发翻新之言、去旧之语?关朝翔医生多才多艺,诗、画、小说、翻译、医学小品,样样俱能,"驯酒"的本领更是了得,无人不服。每次聚饮,总见他气定神闲,微笑举杯,且向不拒酒,亦从不见其乱,更休说醉,十足海量。西汉于定国、东汉卢植、魏晋刘伶,假如跑来香港,就遇上劲敌矣。余光中早年作《一八四二年葡萄酒》,写来甘醇醴香,还以为他是"同道中人",殊不知乃是诗家想像。及其初来香港传道解惑,黄维梁为之设宴洗尘,携去加饭酒一坛,品后竟称善,虽浅尝即止。唯自此似不拒味兼醍盎的酒了。有一年杨牧访港,余氏与一众同泡酒吧,共举容量半加仑靴形玻璃杯喝啤酒,俨然也是呼啸酒林一分子。是次为一九六七年秋,在旧金山与杨牧初识兼闹酒后又再相见,自是■忻。虽向不喜啤酒,每每半推半就,最后则喝出至今仍无药可治的啤酒恐惧症来。杨牧去年来港,出任科技大学人文科学教授,仍以啤酒为主,威士忌、高粱等为辅,是否化其精研的"套语分析"理论于饮酒习惯,并活学活用,实可存疑,且留为"酒谜"。人们但知杨牧新诗了得,散文美极,倘忽略其开《诗经》研究新风的《钟鼓齐鸣》及其他学术著作,即未算识其全人,更乃"自招损失"。只以为杨牧非啤酒不欢,也知其一不知其二。前不久潘耀明请客,传聪、胡菊人等在.杨牧与著名数学家项武忠偕来,见开了茅台,即从众,其所领会的酒趣,醒者恐怕终其一生,也难参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