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跻身财富圈,学做老狐狸

用时间换空间 作者:孟燃


人生就是由小白兔进化到大灰狼再到老狐狸的过程。

张总本身是军人,有自己的公司,但是还有部队的公职。很多时候,他是不在公司的,有什么事情就遥控指挥一下。渐渐地,我由“助理”变成了“代理”,我的工资涨了,当然,工作任务也重了,更杂了。

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煤炭生意,主要客户在新疆,从那边采样订货,然后运输到山西的煤场。我经常陪他出差,见识了很多传说中的煤老板。亲眼所见与道听途说总会有很大的区别,这是我逐步大开眼界之后得出的结论。

“这个世界有些人一无所有,有些人却得到太多。”这是90年代郑智化唱出的一句歌词,也是我出差几次之后最感同身受的一句话。泛泛地说那些“财主们”有多少钱,我也难以描述。具体说吧,某次,我跟张总去新疆出差,谈一桩生意。对方老板先不说生意的事,直接把我们让进他的加长版林肯。我窃笑:“这土鳖大款,又不是结婚的花车,弄这么一辆车,档次又不怎么高,不伦不类。”张总透过我的神情就猜到了我的想法,拽了拽我的衣襟儿,偷着说:“人家就要这派头,懂吗?车库里好车多得是!”

说话我们就到了一个车展。原来,那位煤老板先不谈生意,先带着我们去看车展,他说,张总是懂车的人,先帮我给儿子挑辆车,当18岁成人礼。

挑来挑去,老板看中了05新款卡宴,他二话不说,伸手上去摸。我在一旁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的手一沾车身,一个湿乎乎的手印就印上了。这是车展啊,可不是4S店!旁边一位车模轻声说:“不好意思,先生,我们这车是不能摸的。”这下可不得了,煤老板眼睛一翻,冲车模一声吼:“老子买不起是怎么的,连车带你,都要了,开价吧!”

模特顿时一脸哭相,厚厚的粉底都掩饰不住脸上两大团红晕。我在一旁既想笑又脸红,好在张总处变不惊,笑呵呵劝煤老板说:“别急别急,那小孩儿没见过什么世面。不就是一卡宴吗,咱去店里开一辆不就得了。”

人家那辆车本身就没打算卖,结果,那位老板让助手从加长林肯的后备箱里拎出一个红蓝格的编织袋,里面全是红艳艳的人民币。他嚷嚷着,今天就要买这个。工作人员劝解说,这车是新款,不能卖;况且,这辆车不能开。煤老板说,不能开,我买回家里当玩具。后来,他真的花了150多万,把这个奢华的玩具用拖车拖走了。

这是荒唐的一幕,也是富人“烧钱”的一幕。我还有幸参观了那位老板上千平米的豪宅。我去过CBD的高档写字楼,也进过精装修的住宅楼,但是我进到千米豪宅的时候,还是情不自禁地“哇”了一声。清末的光绪皇帝,曾经因为反抗慈禧太后而被囚禁在瀛台,那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非常孤立清净。那位煤老板说自己就喜欢清净,于是在喧闹城市的郊区,包下30亩地,挖土灌水,给自己造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就在他的豪宅门外,可以喂鱼、养鸳鸯、泛舟采莲……

豪宅里面的装修就更不用提了,奢侈这样的字眼并不足以形容全貌。如果说“满城尽带黄金甲”代表古代达官显贵的富足的话,那么,现代化高科技应该是新一代富豪的标签。在他的千平米豪宅里,用一个遥控器可以控制所有的开关、电话。你坐在屋顶的天台上,按一个按钮,就可以让楼下正在打扫屋子的保姆给你端来一杯咖啡。原本,张总想送那位老板一台新上市的手机作为礼物的,但是一看那位老板用的纯金镶钻手机,再看看老板家里保姆用的200万像素新款手机,这份礼物就直接压在行李底下没有得到见天日的机会!

难怪老子会在《道德经》里写:民不见可欲,故民心不乱。如果你不去见识花花世界,不去看万千诱惑,只做一只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可能就会心如止水,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可是,当你出去转一圈,看看有钱人是怎么生活的,看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你的心弦就会被猛地拨乱——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我的所有斗志在那一刻被激起来了。以前,我所有的奋斗目标就是买个小房子过安稳日子,从那儿以后,我的野心无限膨胀起来,暗下决心一定要跻身有钱人的世界,向他们看齐,向他们学习,“我可买不起”这样的句子再也不能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必须反过来想:我怎样才能买得起呢?

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不得不承认,人是有圈子的,一群人随意地站在一边,用不了多久,就会自然分成若干小组。要不怎么能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呢,人都怕孤立,都想为自己找个组织,组织可以掩护你,帮助你,给你归属感。人需要圈子,更因为圈子可以给你提供一些资源,或是物质上的支持,或是心理上的安慰。

可是,一旦你进入某个圈子,就需要遵守某个圈子的规则,按照那个圈子里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做事。村儿里的懒汉只知道蹲在墙角晒太阳抽烟打牌,这是他们选择的方式,你跟他们混在一起,就要跟他们抽烟打牌,久而久之,你就成为懒汉。富人们聚在一起,也会晒太阳抽烟打牌,但是他们可能是在马尔代夫晒太阳,抽古巴雪茄,打十万百万一局的牌,这是他们圈子的游戏法则,遵循这样的法则,你才能逐渐融入这个圈子,成为其中之一。

有位著名的社会科学家游历世界最著名的国度,遍访各行业最顶尖的名人,总结出他们成功的一个关键是:“成功环境创造成功人生。”这就是著名的生态圈法则。和什么人在一起,决定着你的思维。在不同的环境,你将获得不同的机会。换句话说,你想经商,就跟企业家在一起,学他们致富的思路;你想升官,就跟大官在一起,学他们的谋略;你想在企业里做到高层位置,就去研究前辈们的职场心得。总之,你想成为狼,就不要总跟温顺的小绵羊在一起,你要找到狼群,找到组织!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就曾说过:“好的创富环境是无价之宝,我愿意牺牲太阳底下的任何东西去争取它。”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法则:生产和经营汽车的企业要比生产和经营自行车的企业赚钱多,这是因为买汽车的人是富人而买自行车的人是普通人;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比公共汽车司机多,这是因为坐出租车的人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有钱;卖珠宝首饰的商店比卖普通服饰的人富有,因为买珠宝的比买服装的有钱……所以,人不能只是慨叹自己的命运不济。平凡的人只有站在“不凡”的人堆里,汲取他们的思想,比肩他们成功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成功的目标。这就是日本学者手岛佑郎所说的:“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给张总当跟班的时间越长,我见识的“富人”越多。说实话,最初跟着他出差,我是很“怯场”的。我跟其他的80后一样,身患一种“选择性失语症”,就是跟相熟的朋友在一起时,话多,话唠似的。但是跟不熟悉的人在一起,话很少,总觉得没啥可说的。我刚刚陪张总出去见人的时候,就知道在张总身边站着,不像助理,倒像保镖,后来张总跟我说:“孟燃,要学着说话,要有眼色,什么时候该换茶叶,什么时候要倒开水,什么时候要递打火机,什么时候要敬酒布菜,都得学。”这是一门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学问,要从头学起。

开始做的时候,做得并不太好,对方会说:“张总,这小伙子是新人吧!”大家呵呵一笑,我脸一红,就知道自己闹笑话了,以后要改。

逐渐地,大场面见多了,各种层次的人都接触了,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级别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招待。这些人中间很多都喜欢打高尔夫球、品葡萄酒、抽雪茄。我自己还没有足够的钱进行这种消费,但是为了跟客户更好地交流,我努力去了解相关知识,无形当中就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品味。甚至有客户请张总去打高尔夫的时候,记得叫我去。天啊,我以前不过是个卖高尔夫俱乐部打折卡的,球杆都没摸过一下!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不光是在成长,也是在变成熟。

奋斗进行时

1当你在成功人士的圈子混迹久了,你就会慢慢摒弃一些低俗的习惯和爱好。你可能会放弃又浪费时间又伤身体的打麻将,而选择去打球、游泳、健身等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你可能会将夜生活由原来的去夜总会狂唱狂跳而改为去参加音乐会、看电影,参加一些文化沙龙。而在这种高雅的活动圈子里,你会结交很多有品味、有见解的朋友,说不定他们就是你的贵人,转变你的一生。

2有些人天生八面玲珑,他在交际场合当然就很吃香。而像我这种先天不足、EQ欠缺、不太懂得应酬的人,就得补课。刚刚开始学习,会很生硬,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在“装”。但是时间长了,你慢慢就轻车熟路,懂得驾驭各种场合,迎合各种交际需求,人就变得圆滑起来。你的本性不会变,但是社交技巧成熟了。掌握了这项本领,不说笑傲江湖吧,至少也能在你前进的路上猛推一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