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你还是一棵草,要学会顺风倒

用时间换空间 作者:孟燃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艋舺》

当助理的那段日子,我最大的转变在“嘴”上。嘴不光是用来吃喝的,更重要的功效在于说话,说好话,说赞美的话,恭维话寒暄话客套话都要说。网上有酷评说:“我不是广场算命的,唠不出那么多好听的嗑儿!”很抱歉,想在社会上吃得开,你就得把自己变成广场算命的,多跟人家唠好听的嗑儿!

我跟很多同龄人一样,不擅长夸别人,越是熟人,越说不出好话。可能这跟中国人含蓄的表达方式有关吧。关系很好的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去死吧你”“你丫欠揍”,但是很难说出“真谢谢你”“你太好了”。即便是心里装着满满的感动,嘴上也只是说“看你那死样儿”。我的记忆里,似乎很少得到父母、老师的肯定,多半都是他们在挑我的毛病,即便考试得了90分,他们也不会夸奖,只会说,反省一下,为什么没考100分?

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让我开口夸别人,太难了。眼睛看到的只是别人的短处和缺点,要么不张嘴,张嘴就想给人揭短。

在学校里,互相揶揄打趣没什么,同学之间打打闹闹,彼此之间是不记仇的。但是到了职场中,大家都是“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没人喜欢牙尖嘴利,嘴巴抹蜜才受欢迎。可惜这是我很久以后才悟出来的。我毕业之后一直不顺利,出国没出去,找工作又不顺心,肚子里攒了数不尽的怨气,更是看谁都不顺眼。以前在网络公司上班的时候,办公室里的几个人都是黑着脸盯着电脑,一整天不说话,我憋得想骂人,完全不考虑语言艺术这回事。后来到了张总的信息公司,环境变了,心情好多了,想把同事关系搞得融洽些,于是开始从头学习“讲话”。

为了让自己敢于张嘴说,我找了各种各样教人讲话的书来看,什么卡耐基啊,拿破仑·希尔啊,都看了。还从网上找到一些免费的演讲视频,教人树立信心、提高口才等等。我甚至想去报名参加一个口才训练的课程什么的,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克服张嘴难的毛病。跟在老板身边,沉默寡言固然能给人留下“老实”的印象,但是,当蔫了吧唧的老实人是没多大出息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机会。

最简单有效的“张嘴”,莫过于夸奖。成功学里把这叫做“赞美”,实际上就是“拍马屁”。职场也好,生意场也好,就像一个马圈。你的地位越低,辈分越小,前面的“马屁股”就越多,你只好一路拍过去。随着你地位的提升,资格变老,前面的“马屁股”减少,身后的“马脸”增多,也就是说,你熬出头了,有人拍你的马屁了。难怪有人说,天才,就是天才的马屁精。把马屁拍得悦耳动听不露痕迹,这就是一项卓越的技能。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2005年近年底的时候,我参加了一场婚礼的筹备工作。准确地说,我以“跟班+打杂”的身份参与其中。新娘子是一位少将的女儿,新郎是一位银行高管家的“富二代”。那位少将是张总事业上的带路人,张总一口一个“大哥”叫得亲,对于这次婚礼张总也是忙前忙后,亲自操持。我作为张总的跟班,当然也要跟着跑腿。婚礼地点的选择,场地的布置,仪式的风格,婚礼的基调,请柬的选择和派发,喜糖的购买和包装……除了新娘自己身上的婚纱是她自己选的之外,其他一切都是由张总负责张罗,而我,就负责执行。那一阵子,我差点儿就成了婚庆专家,甚至动了开一个婚庆公司的念头。

大张旗鼓地忙活了半天,最后的婚礼场面,嗯,怎么说呢,说真的,在我看来,简直是一场“闹剧”。新郎新娘希望办一场草坪婚礼,于是,婚礼地点选在“长城脚下的公社”。这注定是一场见证奢华的好戏,可是仪式的设计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婚礼选在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的绿色,真的是草坪婚礼最佳的背景。可惜,仪式被做得中不中西不西,既有中式的大红喜字,又有西方的白色花环;新郎新娘穿的是白色的礼服,而现场又放了个巨大的火炬衬托红红火火。据说,那个火炬还是知名人士专门为这个婚礼设计的,后来那位设计师还参与了奥运会祥云火炬的设计。反正,在我看来,那个婚礼就是一次铺张浪费又毫无品味可言的闹剧。但是,我看见我的“榜样”张总,不住地对这次婚礼点头称赞,而新娘的父亲,那位少将,也是满面带笑非常满意的样子。我实在太无语了。

仪式忙完了,我和张总是没资格过去参加宴会的,干脆收兵,打道回府。开车回公司的路上,我实在忍不住了,跟张总说:“张总,我真觉得这婚礼不咋地,太闹腾了。”

“哈哈,谁说不是呢!”张总说。

“啊?您不是说好吗?我看您不住地夸那个火炬。”

“你知道什么?那个火炬,是老爷子钦点的。人家就好这口儿,特意让专业设计师设计了一个,当做婚礼的重头戏。我能说不好么?”张总笑了笑,摇摇头说,“孟燃,你还是嫩,对好坏的界定太过主观。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投其所好就是好。你说我帮着操持这场婚礼,为了什么,这又不是我嫁闺女。首先,我是为了报恩,大哥对我有恩,提携过我,他家有了大事,我义不容辞。其次,我是为了巩固关系,人情债光用钱是还不清的,你必须付出时间、精力和心力。婚礼的场面你也见到了,参加婚礼的人你也见到了,那红包里有多少百元大钞?你想都想不出。甚至可以说,多少人巴不得有机会能过来送红包,都进不来。在这种时候,我能送钱么?只能送‘心’。”

张总说得挺轻松,但是这些话在我看来挺沉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说多少的违心话,做多少违心的事呀。或许,违心的次数与成功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年轻的时候,总是抱着自己的那一套规矩理论不放,不愿意说好话,不愿意妥协,不愿意接受批评,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不如自己……后来,迫于压力,开始退让,把自己的底线一再降低,舍弃很多东西,就是为了交换名利。

很多年后,看电影《艋舺》,听到里面的一句台词:“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当你是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草,你只能向疾风低头;哪怕你变成一棵大树,超级龙卷风一来,你也会被连根拔起。倒不如,学会示弱,学会让步,学会迎合,保全自己,增强实力,让自己努力变成“风”。那个时候,你才有资格说不。

奋斗进行时

1我们交朋友,喜欢那些让我们觉得“舒服”的人。这种感觉绝对不是在择友的时候才出现,职场中上级挑选下级,生意场中上家挑选下家,都遵循这个原则。如果你希望上司、客户青睐你,你就需要为人家提供一种“舒服”的服务,赞美就是这些服务中最简单的一项。

2有些愣头青对“取悦于人”这类事非常不屑,好像说句软话、求人办事就让自己的人品打了折扣似的。这纯属一种误解。你活着总要跟周围的人产生互动的,有人给你站台助威,你活得才更有趣味。所以,让别人喜欢自己不是错。为了赢得别人的喜欢,需要把自己身上一些不那么招人喜欢的地方改改,至少要收敛起来,别让人看见,这叫“藏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