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给予了她锻炼、训练的机会,工作提升她的能力,工作丰富她的经验,在工作中她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格、完美自己的职业道德,所有一切都是她将来提高薪水和职位的根本基础。
纪伯伦曾说:工作是看得见的爱,通过工作来爱生命,你就领悟了生命的最深刻秘密。 当然,这里所说的工作不同于仅仅作为职业的工作,人们通常把它称作创造或自我实现。人人都有天赋的心智能力,区别在于是否得到了充分运用和发展。现在我们明白快乐工作与不快乐工作的界限在哪里了: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是不快乐的,作为人的心智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的工作才是快乐的。就个人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真正的志趣,机会只可能对这样的人开放。也就是说,一个人首先必须具备快乐工作的愿望和能力,然后才谈得上快乐工作。
而“靠”其实更多的是依赖心理,如今一部分“富二代”依靠他人的努力直接获取了现有的身份、地位、财富、生活,从而丧失了上进心和拼搏精神,同时也丧失了对抗生活压力的能力。
30岁以前我们以为有大把的时间,我们甚至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还是孩子,还应该活在父母的呵护下,还应该凡事靠父母。于是在“孩子”的名义下,我们一如既往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而忽略了父母那日渐增多的皱纹,忽略了“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现实。
等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生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靠”得太久而失去了独立作战的能力,于是便只能悲伤地吟唱着“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一个人守着一堆啤酒瓶黯然垂泪。
有依赖心理其实是一个人缺少自信的一种表现,缺少了自信同时也就缺少了独立思维,缺少了对自己大脑的支配能力。因此,一个有依赖感的人常常会找到一个独立成熟的人作为自己依赖的对象。有了代替你思考问题的人,你就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找到一种依靠的感受。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可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而今成长起来的80后们,便是在父母给予的这“最可怕的礼物”中成长起来,他们多了依赖,少了独立。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满含期望地指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靠父母能靠多久?靠别人是否可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曾提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要有?济独立的信心,凡事不再依赖父母。
强者被依靠,弱者依附于人,世界永远遵循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弱小便同情你、可怜你而分你一杯羹。我们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在未来的岁月中勇挑生活的重担,承担社会的责任,才能不枉拥有过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