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还是痛苦?在于你的选择(6)

触摸幸福的16堂课 作者:辛月


1957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场。

李嘉诚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事不宜迟,他马上兴冲冲地飞往意大利。可是,到了工厂门口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他深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也知道应该名正言顺地购买技术专利。可是,他的长江工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而且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给李嘉诚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非法打工,不敢控告他。

李嘉诚的工作是负责清除废品废料,所以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在这个过程中,他特别留心生产流程。收工后,他就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于是,他就邀请数位新结识的同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厂应聘技术工人。通过眼观耳听,他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两个月后,李嘉诚偷师学艺成功、满载而归,带回一大箱的样品花、资料。他刚一到厂,就招来技术员、生产主管,商量生产最新的塑胶花。几乎几周之后,香港的大街小巷几千间花店里都摆满了长江出品的塑胶花。香港掀起了塑胶花热潮,李嘉诚也由此被称做“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为了学习新技术,不去计较职位的高低,不去计较薪水的多少,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正是他这种从最低处做起的精神,使得他成为“塑胶花大王”。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

北京新东方学校曾有一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员工,刚工作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收发耳机。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从事了这样一份机械重复的工作而自暴自弃,而是一边帮助学生收发耳机,一边认真地听每一位老师的讲课。日积月累,经过不懈努力,他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他听过很多老师的课,不知不觉中也掌握了很多教学技巧。工作两年后,他找到校长俞敏洪,说自己要当老师。这着实让俞敏洪吃惊不小。但是他的试讲还是让俞敏洪感到满意。后来他成为新东方的名牌教师。

故事中,大学毕业生能够从底层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来源于坚强的毅力,他的成功来源于放低姿态从低处做起的工作态度。其实,有时候从低处开始往往会让你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每一个即将踏入职场的人,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既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不能为就业而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在求职的过程中,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厚的待遇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然而,你必须知道,有多大能力、能够在工作中创造多少效益,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世上绝对没有掉馅饼的好事,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你还不具备一定的能力时,不妨降低目标、放下身段,从最低处做起,一点点地积累,总有一天会受到幸运之神的青睐的。

再苦也要笑一笑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那样的磨难。然而,有的人在不幸面前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而有的人却能够以微笑的姿态迎接挫折的到来。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高僧名叫白隐,他以生活纯洁的圣者而闻名。然而,令人们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却被指为使附近的一个女孩受孕,女孩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白隐理论。

白隐默默地听着那对愤怒的父母的交相指责,最后淡淡地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就是这样吗?”

孩子坐下来之后,当然交给“父亲”白隐照顾。此时,白隐已经名誉扫地,恶名远播。面对他的误解和鄙视,视名誉为生命的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婴儿所需的奶水及一切用品,都由他向邻居乞求而来。

事隔一年之后,这个孩子的未婚妈妈终于忍不住良心的苛责,向父母吐露了实情:孩子的亲生父亲其实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男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儿,向禅师道歉,请他原谅,并且将孩子领回。白隐听完了他们的道歉,交回了孩子,然后又是微微一笑:“就是这样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