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做家长的,都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孩子,我是否真正了解呢?或许,你的嘴角会漾起一丝苦笑:唉,这孩子,越来越大了,这心思,还真是难以琢磨呢!
这样的情况实在太普遍了——有多少父母爱孩子,却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呀!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天天和孩子吃、住在同一个空间里,却距离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么远?
或许你是一个中学生的父亲,或者母亲,正在为自己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而苦恼。是的,尽管你做了种种努力,但依旧感到与孩子之间,有那么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没错,这就是代沟。时代不同了,背景不同了,父母却没有与时俱进,顽固地用自己曾经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去解释孩子,这就如同把自己认为舒服的鞋硬套在孩子的脚上一样,你会遭到激烈的反抗。必然的结果是——你不会被孩子列在知心贴意的名单里。经验使他们认为:遇到困难,即使憋在心里让自己痛苦,也比向父母说出来的麻烦小。
田梓的父母都是政府公务员。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他们就给自己的孩子订出“上大学考清华”的规划。孩子小学期间表现得很出色,让父母很满意,理想的风帆继续鼓胀满满。然而初中之后,孩子的学习能力日见减退,父母急火攻心,三天两头找老师询问原因,并加紧了对儿子日常行为的监视,不允许孩子在学校出错。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让儿子重新回到奔向清华大学的轨道。没想到,儿子的成绩没见长进,原先开朗的性格却渐行渐远,话越来越少,直至见父母如同陌生人,一言不发。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尽管性急的父亲大声咆哮要儿子说话,可儿子无动于衷。直到高三报考学校专业时,父母过高的期望值终于引爆了儿子长期埋在内心的积怨。从来以沉默示于父母的田梓出乎意料地大声喊道:“我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你们为什么从小就开始非逼着我要考清华,上重点?我已经让你们压得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