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职场是理性的人的竞技场

工作就是生意 作者:孙虹钢


明知不可而期待之……

小张在某电视栏目实习,和朋友抱怨说,电视台许诺给她的底薪半年多都没发过,为此她很郁闷,也很生气。朋友告诉她,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她在职场中的心理期待没有调节好,既然头两个月没发钱都忍受了,半年后她还在继续期待电视台可能给她补偿,那是很幼稚的。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胆量炒老板鱿鱼或者去改变老板的想法,就应该把自己的心理期待调整合适,这样不但会缓解自己的心情,更会快乐地工作。

在职场中,我们有很多类似经历,比如,你经常和某一同事发生冲突,而理由却都是他“人品不好,办事不力”,那么,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因为你早就知道他是那样的人,却还在心理期待他能改变,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自己因为同一个理由、类似的事情反复地生气,进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

明知不可,总要赌一赌,抱有一线希望,最后肯定是自己难受。赌可能赢,但输了会不会很难受?理性的做法是:评估一下可能的回报结果,从最好到最坏,如果都可以接受,就去做。

没有借口

我们编辑部有个非常严格的截稿期规定,迟交稿按分钟罚款,因为后面有一套流程环节跟着。有一次,一位女编辑到时间没有交稿,我要按规定处罚她,她不服,说:“我没做完的原因是孩子晚上闹,写不了文章。”我说,对不起,你孩子闹和按照流程你该完成的任务之间没有关系。我只要你的工作结果,你家里的事该你自己去搞定,不应该影响到编辑部的整体流程。如果因为你自己的孩子影响到工作,那你就要承担延误工作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事,应该和你的工作分开。如果你不能搞清楚,或者说不能适应两份责任,你可以很理性地做出选择。

是不是我这样做显得很没有“人情味”?因为我老板和我的协议当中没有“因为家里的事可以耽误工作”这个条款,我和我的编辑之间也没有类似条款,工作就是工作,工作只是生意,绝对理性。

理性的生意人不应该讲没有用处的借口。

因为,你用的任何借口都和你老板的要求不相干,而且多数借口别人也没兴趣和时间去听。该做的事没做成,找借口,还会对你造成负面印象——或者证明你的能力不够,或者证明你的责任心不够,或者证明你不可信赖,这是你每次向老板讲述你的借口的时候所希望的吗?可是很多员工就是这么傻,总在找借口,以为老板比他傻10分钟。其实是自己很傻、很笨。老板一定比你聪明,要不怎么会做你的老板呢?

千万不要“我以为,他应该……”

我以为……

很多所谓沟通问题,其实都出自“我以为”。领导以为员工明白了,员工以为领导知道他的想法,同事把工作交接之后,以为对方明白了……其实不明白。职场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成交,要先清晰地把规则、条件说清楚,把自己可以拿出来的利益说清楚,同时清楚地告诉对方希望对方拿出什么利益来做交易。先小人,后君子,才能确保公平交易。

他应该……

“应该”的背后是希望共同认可的条件。如果不是说清楚的事,未必能够成为大家都清楚的“应该”。所见即所得,当前的投入就是当前的回报。如果希望当前的投入除了产生当前回报,以后还“应该”回报,那只能靠运气,至少不是个理性的思维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