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割断我们的文化之根(1)

为中国加油:21世纪公民读本 作者:周晓柏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这是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之所在。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值得我们传承。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情怀等等,这些无不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精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不抵洋快餐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之所以光辉灿烂,是因为我们祖先一直没有割断这条文化血脉,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源,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基因。但是多年来,我们自己却对一些可以称之为国粹的传统文化多少有些忽视了。近些年来的许多现象令人思考:

我们的许多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少有人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

我们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

中国戏曲的国粹京剧,道具保存最好的,是日本的京剧爱好者。在中国观众渐稀的京剧艺术,被西方人叹为观止;

中国书法家的作品因在国外得到好评而身价倍增;

中国学生对《论语》的了解,不如某些外国留学生……

福州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在对待食品方面,只有12%的人选择中餐作为大餐,51%的人选择麦当劳、肯德基作为大餐,还有26%的人选择牛排作为大餐;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只有20%的人选择国内的老歌,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

而如今,当GDP位居世界第四的中国已经制造了全世界20%的冰箱、30%的洗衣机、40%的袜子、50%的摩托车、55%的彩电、60%的青霉素、65%的体育用品、75%的钟表、80%的拖拉机与95%的纽扣时,但别忘了,中国制造出口的大多数个人电脑都标志着:Intelinside。

与此同时,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是10:1,对欧美逆差更高达100:1。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当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警告中国出现“文化赤字”,两会代表疾呼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时,这说明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生机,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文化也正在走向世界。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掀起的汉语热和春节热现象令我们感到欣喜,但欣喜之余也应该进行一番思考:我们除了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之外,在文化上是否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我们在文化上要对世界做出贡献,首先必须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这一深厚的根基。

没有这个根基,就如大树失去土壤,江河失去源头。立足就是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中外无数的事实早已做出了最好的证明:孔子继承他之前两千多年的文化,形成影响后世的儒家思想;唐诗宋词继承了它们以前优秀的民歌和文人诗而光照千秋;《红楼梦》继承了各种文学形式之长,成为“文备众体”的文学巨著。

欧洲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继承古希腊文化,使欧洲文化得到了发展;牛顿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然而我国在中国文化的传承方面,做得很不够,以至让人发出中国5000年的文明还能延续多久的疑问。

民族的和世界的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为什么在现代中国年轻人的身上,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却越来越模糊了呢?人们愈来愈习惯于吃汉堡包、麦当劳、肯德基,戴劳力士表,看好莱坞大片、听爵士音乐,说话中夹杂着英文。

如果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都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才开始接触到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已经太迟了?今天的中国究竟都继承了5000年文化的什么?现代的青年人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又有多少的了解?

都说文化是软实力,其实,开发利用得好,它就是硬实力。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对外的标志,对内的凝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家门口摆了一个破柜子,一位收藏家发现这是唐朝的,想买下,老太太开口说5块,收藏家说给10块,还说买来当柴烧,下午来取货。等收藏家来搬柜子时,柜子不见了,老太太说,您是少见的好人,说5块给10块,自己心里过意不去,于是帮您把它劈成了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