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对每个人说:“你必须求人。”但是很多人却不以为然。
让我们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是如何认识“求人”问题的。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许行的楚国人来到滕国,他和自己的几十个门徒穿着粗麻织成的衣服,靠编草鞋、织席谋生,以能自耕自足、不求他人为乐,并据此指责滕国的国君不明事理。因为在许行看来:人不能依赖别人,不能向人求助,所以身为一个真正贤明的国君,他既要替老百姓服务,同时还要和老百姓一样自耕自食;如果自己不耕种而要别人供养,那就不能算作是贤明的国君。一个叫陈相的人把许行的所作所为及其主张告诉了孟子。孟子问陈相:“许行一定只吃自己耕种收获的粮食吗?”陈相回答:“是的。”孟子接着又问:“那么,许行一定自己织布才穿衣吗?他戴的帽子也是自己做的吗?他煮饭的铁甑都是自己亲手浇铸的吗?他耕作用的铁器也都是自己亲手打制的吗?”陈相笑着回答:“都不是的。这些物品都是他用米、草鞋、草席这些东西换来的。”孟子说:“既然是这样,那就是许行自己不明白事理了。”孟子和陈相的这段对话说明,谁也不可能在不求于人的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网,就像这个人向往的天堂:
一个人找到上帝,目的就是想亲眼目睹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上帝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带他去地狱。地狱里放着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这里的人却都骨瘦如柴。原因是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长柄的勺子,柄太长,食物送不到嘴边,更不用说送进嘴里了;因此,他们吃不到食物。接着上帝又带着这个人去看天堂。同样的大锅,同样的长柄勺,天堂里的人却愉快而饱食。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是互相喂着吃饭的。
以上的故事说明了,生活中无论任何事情,都必须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助,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互求互助、互帮互援。当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互相帮助依赖,生活就是天堂,反之,就是地狱。你会选择住在地狱还是天堂?相信即使是初入社会的人也会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知。但是求人不是目的,求人的最终目标是成事,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使自己能够完成想做但一己之力做不成的事儿呢?这就要抓住一个求人的时机问题。
有一个美国孩子贷款的故事。有一个美国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到一家银行贷款,最初是50美元,只要一到期就归还,非常守信用。过了一段时间,他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00美元,又是到期就归还。隔了几年,这个美国人大学毕业了,他需要一笔二百万美元的资金来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于是就到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很快就核准了他的贷款,他也顺利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何能够让银行同意这么大的一笔贷款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从他在银行的第一笔贷款到他大学毕业,将近十年的时间,他累积了很好的信用记录。同时在办理借款时,他积极主动认识银行的工作人员,上至总经理下到营业员他都和他们成为朋友,累积他们对他的信赖感,于是轻松得到这一笔二百万的资金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个美国孩子一直在为自己的未来创造基础,当这个基础累计到一定程度时,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就像我们在求人时,当就很多问题不断的交流沟通后,使对方产生同情或者兴趣时,就是自己“见缝插针”的最好时机,也是成事的最好机遇。
彼克是一个美国人,但他生于波兰,在贫民窟长大,生存状况可想而知。他只读过六年书,很小就开始做杂工、当报童。这样一个穷孩子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机遇与幸运对他实在太少。然而,13岁那年,他偶然间读到“全美名人传记大成”,随后突发奇想要和那些名人直接交往。他采取最简单的方法:写信。每一封信中,他都提出一两个能激起收信人兴趣的具体问题。他的方法非常有效,很多名人都回信给他。此外,只要他知道有名人来自己所在的城市参加活动,无论如何都要进入那个场合,与所仰慕的名人见上一面。见到名人时,他通常都只简短地说几句话,便礼貌地离开,不多打扰。就这样,他认识了很多各个领域的名人,其中还包括后来当了美国总统的加菲尔将军。后来,彼克创办了《家庭妇女》杂志。凭借多年与名人的交往,他邀请他们为杂志撰稿,被他邀请的名人也很乐意执笔,杂志因此非常畅销,发行量很大。彼克自己也因此脱离贫困的生活,在出版界声名大噪。彼克的做法让人叫绝却又合情合理。他利用自己的智慧获得别人的同情与关注,并利用这种同情和关注与名人结识,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自己事业的发展。
这就是求人的时机和机会情节,记住一定要抓住对方已表示出同情活着兴趣的时机,这就是求人的潜规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