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节:第五章 内部关系(4)

中国企业内务条令 作者:张建华


企业组织是有机的整体,部门与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工作,否则企业总体目标将无法实现。部门工作的履行、运转,主要靠部门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市场变化等因素,部门职能说明书无法囊括部门所有工作职能。一般而言,能通过制度描述的部门职能,只占部门真正职能的50%左右。有将近一半的工作是部门职能说明书中所没有规定的,这些工作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共同协调解决。尤其是两个部门间工作结合部的工作。也就是工作过程中出现了 “灰色地带”,对这些工作的处理、解决,是部门管理者的工作之一。

部门与部门互为服务关系。在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应该互为客户。既然是客户,服务是第一位的。要像对待客户一样真诚的帮助其他部门工作。

部门之间是“服务伙伴”,互相协作。企业各部门、职责、任务尽管不同,但都服务于共同目标和使命。由此,为达此目的,应该互相协作、互相帮助。

部门与部门是监督关系。在组织运转中,无论是业务上是上下游关联的部门,还是业务中平行的部门,相互之间有一种监督关系。

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是学习关系。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每个部门都应学习、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技术、工艺以及工作方法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摘要:

部门与部门之间是协作关系;

部门之间是“服务伙伴”关系。

部门之间是监督关系。

部门间是学习关系。

要像对待客户一样真诚的帮助其他部门工作。

思考:

1,部门之间的关系本质是什么?如何处理?

2,为什么说在组织日常运转中,部门间关系是“四种”关系的综合?

第六节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关系

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绝不能损害和影响正式组织的利益。

企业中存在各个正式的部门、小组及正式组织。但不可避免,在任何正式组织中,由于出身、性格以及信仰等等原因,人们还结成了一些非正式的组织,结成一些非正式的圈子,如同乡、同学等等。但毫无疑问,在企业组织中,任何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都不应损害正式组织的利益。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组织,企业的每个部门也是组织。在正式组织的运转中,个人行为由组织职责确定。

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组成,是一些成员有意无意间逐渐形成的松散组织。每个正式组织的内部都有非正式组织相伴随。组织中的小宗派、小团体、小圈子等都是非正式组织极端发展形式,它们的存在影响着正式组织的内部平衡和行政效力。一旦与正式组织的目标发生冲突,就可能对正式组织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所以,所有正式组织都反对非正式组织存在,但又不可避免地存在非正式组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