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由李朴园、邱玺、程丽娜发起成立“艺专剧社”,不久演出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轰动杭城。
3月,上海成立“左联”。中华艺大西画科主任许幸之带学生来杭写生,与“西湖一八艺社”成员座谈,介绍了左翼文艺运动的情况,部分学生思想进一步趋于左倾,成立了“一八艺社”。
据1929级专门部预科绘画班学生汪占非晚年回忆,在“一八艺社”的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张眺,这时已是中共地下党员,“他预计到自己和老的一批‘一八艺社’社员可能被开除或被退学,选拔和培养了几批能经得起冲击的后续骨干。事实正是这样,当第一、二批社员被迫离校和被开除学籍后,第三批骨干又发动社员继续开展工作,提供的素描、油画习作,还参加了上海的‘春地美展’。当最后一批社员骨干被开除,‘一八艺社’被反动的训育主任张彭年命令解散时,还曾举行‘五人展览会’以示告别。”
6月,国立艺专师生作品展在东京艺术馆开幕,林风眠等10人随展前往考察日本的艺术教育,为时一个多月。
到了秋天,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艺专支部成立,胡以撰、姚馥等6人宣誓入团。
国民政府公布《学生团体组织原则》、《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以及《实施细节》,规定学生组织“以在学校内组织为限”。
林文铮在这一年写的校歌,更像是一首战歌:
莫道西湖好,雷峰已倒。
莫道国粹高,保俶倾凋!
看,四百兆生灵快变虎豹!
不有新艺术宫,情感何以靠?
艺校健儿,齐挥毫横扫!
艺校健儿,齐挥槌痛敲!
要把亚东艺坛重造,
要把艺光遍地耀!
歌词中的这一句:“看,四百兆生灵快变虎豹!”除了让人对眼下的现实产生某种联想外,反映出来的基本思想与鲁迅是一致的,即把改造国民性作为自己的职责。鲁迅选择以杂文作投枪匕首,林文铮则投身于用美育代宗教应当说是更加柔性的事业,然而歌词里透出来的却是雄赳赳的战斗气息,还有某种焦虑。由此可以体会到那个年头办学者入世的态度和以艺术救国的情怀。
后来若干年中,这所学校一直被视作“形式主义”代表,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林文铮和林风眠同宗、同乡,自中学起就是同学,后来又一起到法国去读书。他俩还同时在巴黎被蔡元培看中,随后同时接到大学院的聘书,成为下属全国艺术委员会委员,又同时担纲国立艺术院的领导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