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1 吕凤子:挥毫筹款 自主办学(2)

中国美院外传:时代的颜色 作者:赵健雄


 

陈明晚年回忆,他1942年3月底接到上级要求他转移的指令,以生活困难为由提出暂时离校就职的请求,去向吕凤子校长告假,在说到学生运动的一些情况时,吕凤子表示:“你们没有影响我。”并愿意为陈介绍中学教员的工作。

陈明走后,中共艺专支部作为组织,也就结束了工作。

不久吕便提出辞呈,得到陈立夫首肯,专心去办他的正则了。

1944年,吕凤子以最高薪水每月5石米的报酬,聘请当时被贵州有关方面视为“危害分子”而受到迫害的黄齐生为正则的文史教授。不久以后,知黄齐生要去延安,亲画罗汉两尊,其中一尊题《寿者像》请转赠毛泽东,毛泽东收到后回赠当地土产的毛毯一条,亦托黄转交吕凤子。当年延安确有一种前所未见的新气象,共产党“反独裁、争民主”的口号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对社会不满的知识阶层的心声,而且让人看到了现实操作的可能性。吕凤子和许多人一样,敬仰那些住在黄土窑洞里的革命领袖。1945年日寇投降,吕凤子欣喜若狂;而随即爆发的全面内战,又让他心情沉重,乃至无所措手足。

好在大局不久就平定下来,政权易手,年事已高的他,于1951年主动将正则学校交给政府,自己移家苏州。搁置罗汉和仕女,用画笔直接来讴歌翻身做主人的劳动人民,《菜农的喜悦》获1954—1956年江苏省美术创作展览一等奖。

1959年国庆节,他抱病画了三幅老松,其中一幅题曰:“辟地开天畅生力,谁实主之毛主席,主席其神乎?穷通一往变无极,谁使变皆成奇迹,主席其圣乎?主席非神也。从未自居是圣哲,却自喻似今而后,个个人人都得炼成的那块历劫不磨铁。不磨铁,能发奇光产奇热。光愈明,热愈炽。这便是6亿5千万人民共仰的毛主席。寿毛主席,1959年国庆日,卧病苏州,老凤。”乃成绝笔。

当初的独立精神完全消融在对现实的首肯与希望中,吕凤子的此种心路历程,很值得后人关注与研究。

对自己喜爱的艺术教育,吕凤子曾以充满激情的话语,表达过如下意思:

我们的目的在造就艺术专门人才和艺术教育者。我们一向感觉以往经教育成就的人才实和我们的理想相距太远,以往艺术家不少是这样的,知道自家有己,尊重自家的己,却不知道人家有己,尊重人家的己。知道自家的己应该有异于人,己就是异,却不知道人家的己也该有异于人,也就是异。等到知道己就是异,却又忘了异就是异,异不可执。可执的己不是异。在内的一切活动无或止时,试问谁一活动是可执者。在外的现象不断成坏,试问谁一现象是可执者。执的结果必强认某一活动、某一现象可以无限延长,永久不变,而希用所有力量持之,这个希求便是所谓私欲。于是,己遂变成被道德学者所深恶痛绝的私欲的代名词了。这样的艺术家,社会当然不需要他,但他却需要社会,需要益切,社会益厌恶他,他就益仇视社会。于是这辈艺术家遂永在酝酿人间怨毒,竟成社会毒素。谁都知道人间怨毒应该消除,不应该存在,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人间怨毒之存在最后负责者都是人间教育家,尤其是艺术教育者。我们现在特设这个教育处所,能否使这处所成为人间爱的源泉,不复成为酝酿人间怨毒处所,不敢遂下断语。“一念永怀人可爱,遂教苦绝世间心”,我们亦但示流尽我们的泪与血而已。

不只教育思想,吕凤子在人生态度上都抱着一种当代理想主义与传统儒家共通的精神,他的确有些迂,经常身穿大袍,就像自己画中的罗汉。讲演时,总是凤先生说、凤先生以为……

因此,当年像吴冠中这样有个性的学生颇觉他有点可笑。但吕校长对吴冠中却不薄,在他临近毕业时,为其提供了留校的工作,只是当时吴冠中已另有他约,去了别处。

那一代教育家的人格,实在不可小觑。

吕凤子画山水笔力挺拔,墨法深沉,气魄雄厚,格局奇肆。更出名的却是人物。1933年中华书局出版《凤先生仕女册》。黄宾虹在册页后面题词:“昔阎立本观张僧繇画壁,凡经三至而后寝卧其下,流连不忍去。盖作画既难,识画尤难。由古证今,概可相见。惟古人画法,最重笔墨。唐人不逮晋魏,一至再至,尚未易知,理惑然也。今展凤子先生仕女画册,笔力圆劲,墨光翁郁,能得古人六法兼备之旨。余喜读古画,观于斯作,不胜钦佩,因题数语为之。”

1939年,吕凤子替美国总统罗斯福作过一幅人像,栩栩如生的神态,把中国画的墨韵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罗斯福极为赞赏,除来函致谢外,还捐赠2000美元,吕凤子转手用于正则建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