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德国机场里的滑稽一幕”说起(3)

再给中国二十年 作者:徐国芳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出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相信很多人都被问到类似问题:中国有没有电脑?中国有没有汽车?中国有没有电饭锅?中国有没有电视? 面对这样的提问,一方面,我们惊讶于别人的无知,另一方面也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是21世纪啊,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对此,瑞典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翰·拉格奎斯特曾有一番解释,他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了解要比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困难得多”。在他看来,国家间的相互了解至少有两个前提:要么有渊源,比如在历史上分分合合的瑞典、丹麦、挪威三国,彼此了解就很深;要么有利益牵扯,比如瑞典与美国及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很早以前就有往来,而且在政治立场、贸易地位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利益联系。“但是,中国距离瑞典太远了,即使是成规模的经济往来,也是近20年的事,再加上巨大的文化差异,瑞典人及其他欧洲人不了解中国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中国的印象,多数人只停留在历史的记忆,或是从媒体的报道中得到的,这些人往往会人云亦云;还有的人虽然去过中国,可由于接触的层面过于单一,对中国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某一方面,或者认为中国很发达,或者认为中国问题多多,但这些人的说法往往会成为媒体的论据。”拉格奎斯特在其新书《中国在全球化的中央》中说,一个外国人生活在瑞典的一个城市,就可以基本了解瑞典的全貌;但一个外国人至少要在中国的10个城市生活过,才能对中国有个大概的了解,因为每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人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当地方言,都完全不同。他提醒那些想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至少每年去中国一次,否则你一定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因为这个国家无论是什么地方,不是每年,而是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够分量的大国是不会被骂倒的

不过,话说回来,说外国民众对中国一无所知也有些冤枉,很多人知道中国餐馆、唐人街、熊猫、长城,还知道中国最流行的一道菜是宫爆鸡丁。

事实上,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越来越快,各国了解中国的渴望也愈发高涨。位于埃及首都开罗金字塔大街附近的中国文化中心,总是挤满了埃及学生,争着听中国文化讲座、看中国电影、学中国功夫、参加中国知识竞赛。在泰国,目前除了11所孔子学院外,开设中文教学的高校已达70多所,各种汉语培训班数以千计,泰国教育部今年还计划在2000所中小学开设华文课程。

在英美等西方大国的精英阶层中,更不缺乏关注、研究中国的人士,他们之中有专门负责中国或亚洲事务的政府高官、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商人或跨国公司高管、多年驻中国的记者。他们当中不仅很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有的人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了解和把握,甚至比普通中国人还强。今年4月份,我去欧洲参加家具展,在普罗旺斯就遇到一位老先生,他和我大谈中国内政,十分精通,竟然连“十二五”规划都能细评。

毫无疑问,这部分人对华的印象和态度,在该国的对华政策、贸易和文化往来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正在日益改善着中西方之间的关系。

然而,正如拉格奎斯特所说,“有一种人尽管很了解中国,但出于文化上的差异,或是由自身利益出发,他们对中国的描述及态度是有选择的”,他们更关注中国所谓的民主、人权等话题。

我曾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位中国学者在美国某所大学进修时,其导师要求她就中国计划生育问题做个讲座。由于许多信基督教的美国人反对堕胎,结果那天的报告会成了美国学者的“声讨会”。这位中国学者在“答辩”时举了个例子:“如果你们一家每月挣6000美元,养一个孩子时生活很好,有两个孩子时生活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可当你有五六个孩子时,你就要向政府要救济。”

“再比如,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本来只能住一个人,可现在里面已经有了10个人,你还要硬往里面塞人,搞得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还提什么人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