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节:中国的“房地产病”(1)

保卫社会 作者:郑永年


中国的“房地产病”

今年3月以来,中国中央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措施。近来房地产的价格似乎有些下降,有关部门出来说是调控政策初见成效。但实际上,中国房地产的弊端可以说是已经积重难返,在“初见成效”的表象下酝酿着更大的危机,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危机,而且也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危机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危机。对目前的房地产情形,人们往往用“官商大斗法”、“官商拉锯战”等来形容。不过,在中央政府和方方面面既得利益的较量背后,反映出来的则是在快速形成的“房地产病”。

房地产调控使人们赫然意识到中国的各种利益集团已经强大到何种程度。它们可以或抵制或影响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等多种强势利益集团面前,中央政府的权威显得极端微弱。尽管中央政府“雷声大”,但到了这些利益面前,可以说是毫无“雨点”。从投机者到地产商,仍在豪赌未来房地产的升值预期。发展商可以暂时推迟新楼盘,从而使得楼价坚挺。而房屋租金在近期更离奇直线上升。很多城市如上海、杭州、深圳、南京等的第三套房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太大而不容倒闭”

而对中央有关部门来说,对房地产也已经产生了某种恐惧症。在九十年代,房地产占中国的GDP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在短短的数年间,房地产竟然成了中国的主柱产业。这里当然有一个政策思路的问题。很少有国家把房地产当成主柱产业。因为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产品,很多国家视房地产首先为社会政策,而在实现社会政策过程中配置以经济政策。而在中国,当经济缺少新的增长源时,各种经济利益集团就转向了房地产。很多年前,就有权威政策研究人士说,中国要学美国,把房地产做成主柱产业。直到最近,仍然有政府权威人士坚持说,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的主柱产业。(应当指出的是,金融危机前美国房地产产业的兴旺主要是为了让低收入阶层也有住房,因此明显具有社会主义的色彩,只是走过了头。而中国的房地产业则与之完全相反,是剥夺了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权。也许主观上的动机可能不是这样,但客观的效果就是如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