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7)

新闻人的江湖 作者:章敬平


苏永通这样问我,让我感觉到,光华可能又出事了。但我没有多问,只是简单地回答他: 我不认识光华的人。

来电者继续说,张维迎现在受到很多新闻媒体的围攻,大家都希望采访他。但是,他被新闻媒体搞怕了,对记者避之惟恐不及。但是,躲,不是办法,他的朋友建议他,既然躲不了,索性选择一家权威的新闻媒体,接受他们的访问。他已经接到苏永通以《南方周末》名义呈递的采访提纲,但他担心生于80年代的苏永通过于年轻,无法对话,希望报社可以增派一位年长点、有点阅历的记者。

来电者问我:“有没有兴趣和苏永通一起采访张维迎?”

老实说,我个人对张维迎和同事之间的恩怨情仇没有任何兴趣。教授之间的网络掐架,不过是一场斯文扫地的“口水战”。我们津津乐道,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有什么价值,而是因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这些夺人眼球的名头。公众对名人、对名校、对丑闻与生俱来的猎奇心,鼓励了新闻媒体探头探脑的热情。

如果这件事真的算是新闻,也不过是则“口水新闻”。其价值,充其量只是一些口水价值,最多只能满足隐藏在普通人内心深处幸灾乐祸的阴暗的心理需求。我一直认为,一则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应该同时具备口水价值和公共价值。口水价值关系到大众的娱乐生活,公共价值关系到大众的公共利益。这则新闻的口水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公共价值呢,我实在找不到。

出于对来电者的尊重,我回复说,我需要和报社作进一步沟通。

报社不仅感兴趣,而且还希望上头版头条。

报社的兴趣是可以理解的。张维迎与普通的经济学家不同,他已走出经济学研究的小圈子,成了媒体和读者瞩目的公众人物。他是多年前CCTV的“东方之子”,是几年前CCTV的“年度经济人物”,他是个是非特别多的人。从经济学家的道德,到顾雏军的倒下,再到大学收费的舆论,张维迎总是公共知识分子中遭受公共舆论“暴扁”的人。这一回,他出事了,我们将他的故事搬到版面上,是符合办报规律的。

端人饭碗,听人吆喝。既然报社有兴趣,我就应该放弃偏好,全力以赴。

写什么,怎么写

我和来电者很快联系好,确定下来,次日下午4点,在张维迎的办公室专访他。

采访前,我还和张维迎通了个电话。他希望我们的采访和报道远离人事纠葛,将着重点放在光华八年的教育改革上。我简单地答复说,可以,但是我们不能漠视新闻规律,完全置人事纠葛于不顾,装作啥事都没有。

当晚,我一直在浏览背景材料。感谢勤勉出色的同事苏永通,他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快速掌握了长篇累牍但整理得逻辑通畅、条理清晰的背景材料。遗憾的是,我仍然觉得这则新闻的价值,仅限于消耗我们多余的口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