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师导课,出语不凡全因思维“突变”(7)

好教师赢在好口才 作者:王一铭


 

师道箴言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它往往是发明创造的萌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的职责。

——韦尔登(英国)

■实验导课,像魔术师那样激活思考力

魔术师有好口才,表演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教师在用实验导课时,发挥手口并用的双重优势,就能展现出魔术师一样的风采,从而幻化学生的求知欲。

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物理、化学、自然课堂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没有了实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能由直观印象升华到理性解读的层面,所以实验的开展成为课堂是否高效的一个标准。

实验导课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主体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但是实验导课,同样需要教师用能吸引学生的语言来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以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双重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位教自然课的教师走进教室后,先出示了一个盛满水的汽水瓶,瓶底有一颗小铁钉。他轻轻摇晃了几下汽水瓶故作神秘地对大家说:“请同学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瓶里的小铁钉取出来?”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立刻来了兴趣,瞪大眼睛看着汽水瓶,纷纷举手发言。

一个学生说:“把汽水瓶倾抖,先倒出汽水再弄出铁钉。”

另一个学生说:“用铁丝做成夹子,将铁钉夹出来。”

还有一个学生说:“把瓶子打碎,把铁钉检起来。”

这时,老师又提出了限制的条件:“如果身边没有另外盛汽水的容器,也没有铁丝,又不准将瓶打碎,还有什么办法?”

学生们议论纷纷,苦思冥想。正在他们情绪高涨而又苦于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教师笑了,他拿出了一块磁铁,神秘地对学生说:“老师这里有一样小宝贝能把小铁钉取出来。”说着,他只把磁铁向瓶口一放,铁钉便倏地飞出了瓶口。

“啊”的一声,学生恍然大悟,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热闹起来。“好办法,那是磁铁!”“对!用磁力就能干净利索地把铁钉吸出来,不用打碎瓶,这个办法真好!”“磁铁真有用处!”“磁铁真有力量!”同学们都被磁铁的妙用吸引了。很多同学到讲台上去看磁铁,用手去摸磁铁,用小刀、文具盒去碰磁铁,其余的同学则打开书去寻找磁铁的知识。

这位教师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为所讲授的《磁铁》一课,像魔术师那设置了“将汽水瓶的铁钉取出来”的悬念,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开启了思维的闸门,但思维定式约束了他们的想象力,只考虑用一些常规的方法来取出“瓶底的铁钉”。教师提出了几种假设,限制了条件,学生的思维遇到了障碍,因为他们的认知结构中还没有能够在特殊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知识积累。在学生苦于无奈、渴求好办法时,教师亮出了磁铁,吸出了铁钉,这个实验把教学推向一个小高潮,学生的情绪高涨了,思维被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立刻会出现多种思考:它有什么功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它的原理是什么?自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一位中学生物老师给学生上一节实验课,他步入教室,拿着许多枝条,一边晃动一边向同学们说:“上课前,我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色的溶液里,放在温暖而有阳光的地方晒了一小时,可是,现在拿起来一看,红色的液体不见了。哎,红色躲到哪里去了呢?大家能帮我找一找吗?”这位老师的脸上是一副着急的神态。学生愣了,随后又纷纷议论起来,谁也猜不透红色跑到哪里去了。这时,教师把手中的枝条一段一段剪下来,分到学生手中,想让学生一边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学生们兴趣极浓,都想最先发现红色躲起来的奥秘。

学生们把枝条放到眼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神贯注地看了个遍,然后动手剥下枝条的皮。他们议论着,相互比较着手中的枝条,虽然枝条的皮没有变红,中间的髓也没有变红,而木质却变红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翻起了书本,查找原因。“找到了!”他们发出了惊叹的声音。“木质里有导管,能输送红色的溶液。”一个学生迅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导管能输送水和无机盐!”又有几个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和手找到了答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这位教师的组织教学非常成功。课上没有沉闷的气氛,没有思维的惰性表现。课堂活跃,学生积极。这种活跃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紧紧围绕知识的难点,教学的重点展开的。教师的目的性强,教学的指向性明确,直指教学的核心——认识导管有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学生循着这一线索,立刻找到了答案,也掌握了这一课的重点知识,这样的导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