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讲授口才,课堂上的“十八般武艺”(3)

好教师赢在好口才 作者:王一铭


 

师道箴言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夸美纽斯(捷克)

■手口并用,以“跨界”实现大融合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实验、探讨等活动,由教师运用创造性思维生成,而教师的口才,要在学生思考、认识、掌握知识时发挥引导的作用。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学生回答时能出新、出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西方发达国家,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体现了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经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意味着任何一项活动都面面俱到,“综合性”是对相关联的内容而言。如德国某中学的自然课程。教师针对现实生活的自然现象,如“水”的性质的认识,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进行实验与探讨,运用遵循科学规律的方式方法展开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对有关问题的理解与回答来掌握新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

德国女教师多丽丝在讲授“物体在水里的沉与浮”时。她先让同学们坐成半圆,中间放着一盆水,多丽丝就坐在讲桌前,她首先提问:“我这里有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猜猜哪个会浮上来,哪个会沉下去?”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接下来,多丽丝进行了演示,结果乒乓球浮了上来,玻璃球沉了下去。

一位学生把乒乓球和玻璃球的图片及对应的单词卡片分别贴到黑板的两边,一边是“浮”,而另一边是“沉”。接着多丽丝把一个小布袋交给了一个女同学,让她取出里面的物品,并让同学猜测这些东西里什么东西会沉,什么东西会浮。达成一致意见后,学生把相应的图片和单词卡片贴到黑板上。一会儿工夫,黑板上就贴满了图片和单词卡片。多丽丝接着说,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还需要检验。于是,她把学生进行了分组,每四人一组,每组有一袋小物件和一盆水。学生将袋里的小东西放到水里试验,结果发现黑板上的不少分类是错的,于是纷纷跑上去纠正过来。

正确答案出来了,这一环节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是多丽丝又让孩子们坐成一个大圆圈。她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有的物体会浮?”

学生回答说:“这与材料有关,铁的东西会沉,木质的东西会浮。”多丽丝走到学生中间按他们的说法演示,结果玻璃球一放进水里就马上沉下去了,而玻璃瓶子放进水里后是慢慢沉下去的。一个学生说:“玻璃瓶盖上盖子后就会浮起来。”多丽丝再试,果真如此。

多丽丝继续提问:“同样的材料,有的沉,有的却浮。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个学生说:“这与物体的重量有关,重的东西会沉,轻的东西会浮。”老师又来到水盆边,把橡皮泥捏成一个薄片,然后轻轻地往水里一放,发现原来很快下沉的橡皮泥竟然浮在水面上了!

多丽丝又问道:“同样材料、同样重量的东西,有的沉,有的却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大家经过反复讨论和试验,最后得出结论:物体的沉浮还与空气有关。

就这样多丽丝不断地演示,不断地提问,最后与同学们一起总结出了阿基米德定律。

这虽然是德国一所小学的自然课,但是教学过程可以让我们看到,学生确实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帮扶者。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对学生而言,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求知的兴趣和科学的态度更为重要。

浙江省特级教师方方在观摩了这节自然课以后,对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感兴趣,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原来这所小学不管什么课都以活动为主,教师的课程设计都围绕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好奇心来进行。这所学校采取包班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语文、数学、常识三门主课融合起来,形成以“教学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多丽丝的“物体在水里的沉与浮”就是一个综合学习项目,属于“水的知识”中的内容。前一节课学生们学了“水有什么用处”,这一节课学生们学的是“物体在水里的沉与浮”,下一节课学生们将学习“什么东西在水里会溶化、什么不会溶化,怎样把溶化到水里的东西过滤出来”。接下来,学生们还要学习“水有哪些形态”、“什么东西会污染水,我们如何保护水源”。无论学习什么内容,主要的课堂活动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且教师把生词、常识以及环保教育等整合起来一起进行。

这样的教材处理和教学活动组织有着很好的系统性,学生通过对“水”的认识的逐步加深,把语文课、数学课的内容也掌握了。但是这种模式的教学,考验着教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这与中国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有着本质的区别,也进一步证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劳动,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精神,带动、影响学生去进行发明创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