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说好“故事”是收服人心的基础(8)

领导者收服人心的沟通之道 作者:(日)菅原美千子


理念只有渗透才能发挥作用

要使大家都觉得企业理念是“自己的事”,就必须引起员工们的“共感”。换句话说,“理念”能不能渗透下去,取决于它能不能在成员之间产生“共感”。

和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渡边美树的做法是非常完美地诠释公司理念。他每3个月就开展一次从北海道到九州的巡回理念学习会。

渡边氏说:“如果公司理念得不到渗透的话,公司业绩就无法上升。”另外,在传达理念时,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是很重要的。

在很多地方,渡边氏针对企业理念和自己的信念做了如下的演讲。

“想收集地球上最多的感谢”

“不对自己的灵魂撒谎”

“向顾客提供本不存在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折扣”

“比起利益,更愿意产生完美的想法”

“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自己愿意这样做”

“提高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

“和他人共存”

以这样简洁的形式表现“什么对公司才是最重要的”,是有其优势的。因为“只有理念容易理解,才能更快渗透”。

这样的要点是从长年的工作经验中所得来的,它凝结了渡边氏的商业智慧。

为什么想到这儿?原因很简单。只有“自己的经验(故事)”阐述了公司的理念和一贯性,才能让成员们产生诸如“原来如此,这个理念果真这么重要”“不妨试试看”这样的共感和动力。

另一方面,渡边氏也提出了“理念的延续非常难”这一观点。尽管鼓励人心的话容易使职员们斗志昂扬,但是这些理念也可能随后就被抛之脑后了。反复进行这样的过程,只不过是让对方产生了“心情的波动”而已。

尽管要花费巨资,渡边氏从来也不间断3个月一次的学习会,原因就在此。

企业的中层领导者很快就能从高层的实践中学到需要模仿的东西——用简短的成语或关键词来表达自己希望成员能理解的东西,并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

这和给故事拟定标题的作用是一样的。实际上史蒂夫?乔布斯也一样,当他说到“串起你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时,人们就知道谈话已经开始了。再如奥巴马,他将“变革”这一关键词贯穿在整个演讲中。这样的小标题或者关键词定格了你自己和故事的轴心。

比如,如果你想向成员传达“经常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一观念,可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想强调这一观点。这时可以说说自己的真实体验。尽管奥巴马借用他人的经验也很有效,但是在面对面交流的组织内部传达理念或者培训的时候,领导者采用自己的个人经历会更有说服力。  

故事不是万能的

上面,我们已经对不同的故事类型以及它们的功能一一做了介绍。但是,故事并不是万能的。

比如,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慢慢讲故事,这时领导者必须立刻下达合适的命令,并让下属据此展开行动。

另外,在传达数字时,仅用逻辑就足够了。实际上逻辑和故事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再者,要唤起“共感”或想要左右别人的时候,事先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反之要将价值观、蓝图等渗透到组织里的时候,必须要有“喋喋不休”的毅力,就像渡边董事长所说的“心情的波动”。

故事最终能不能被激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者的“力量”。

所谓的力量是由信息内容、表情、态度、声音的表现力以及领导者的热情和想法构成的。这和下面要说的呈现、会话反射神经的要素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领导者必须时刻牢记:“传达者的传达界限”就是“故事渗透的界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