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杨木水:从硬汉到死囚

中国模范生 作者:胡宏伟


杨木水浓眉大眼、声如洪钟,身材像一门小钢炮。他自称粗人,做起事来是典型的"拼命三郎"。

从小在杭州孤儿院长大、没上过任何正规学校的杨木水,平日里最不擅长的就是舞文弄墨。然而,当目睹了在"一大二公"的震天口号之下,四邻乡亲贫病交加、纷纷逃荒的惨状后,这位向来以指导农民种桑养蚕为天职的小小技术员,终于忍不住要扛起重如千斤的笔杆子写点什么了。

杨木水写了一篇题为《恢复农村经济的顶好办法是包产到户》的文章,整整有1万字,可能比他此后写的字都要多。

他思前想后,决定把这篇费尽心血的调查文章呈给毛主席。他知道,只有毛主席才能管大事、救百姓。

几个月过去了,石沉大海,渺无音讯。杨木水认为,伟大领袖日理万机,一定是太忙了。怎么才能引起毛主席的注意呢?他想起了在广播里听说过的嵊县同乡、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马寅初。他认为,马老耿介豁达、敢于直言,又和共产党肝胆相照,于公于私都会帮这个忙的。

1961年11月,杨木水把文章工工整整地抄了一份寄给马寅初,在附信中恳请其转呈毛主席。翌年元月,由浙江省粮食厅厅长丁友灿陪同,已达80高龄的忧国忧民的马老竟然真的来了。

杨木水被一位副县长带到了嵊县县委招待所马寅初住的房间。前一天,县委农工部部长亲自找杨木水谈话,警告他在马老面前不许乱说话,特别是千万不能说出嵊县曾经发生过大范围的包产到户。

但当杨木水见到面目慈祥的马老时,他还是"乱说话"了。

马老与杨木水促膝而坐,极认真地倾听杨木水畅谈每一点滴来自乡村的呼声,还逐字逐句地帮他把万言书中关于包产到户的13条优越性修改提炼成10条优越性。

随后,马寅初又在嵊县进行了长达7天的调查研究。回北京时,他的行囊里揣着杨木水修改好的万言书和厚厚一叠调查手稿。

此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能通天的马寅初带给杨木水的是通天的大罪。1963年春天,杨木水以"反革命罪"被逮捕,判处8年有期徒刑,押送杭州近郊临平的浙江第二监狱。详细罪状是:"恶毒攻击党的路线政策,鼓吹包产到户,反对三面红旗,反对社会主义"。

几年后一个阴冷的早晨,"死性不改"的杨木水又因为在狱中当众恶毒攻击"林副统帅",再度被加判死刑。双脚被戴上36斤重铁镣的杨木水,随时等待执行枪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