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誓终身不娶的陈新宇依然坚持"彻头彻尾地单干",孑然一身。被劳改后,他写过200多封"翻案信",接着是平反,再接着是薪水微薄的退休生活。2000年,我在新昌采访陈新宇时,他正热心于搜集资料,整理自己倡导包产到户的编年大事记,准备编写合作化运动史料集。此后,我就再也没有了他的音讯。今天,如果他还在世的话,应该已是85岁的迟暮老者。
2007年底,当我决定着手浙江30年改革开放史书稿的写作时,1978年前后章节的史料梳理曾令自己颇为惶恐。
自1986年始进入新华社浙江分社从事经济报道,由于职业的机缘,我几乎全程目睹了此后浙江改革风云跌宕的每一出精彩大戏。加之新华社作为中国最权威传媒的特殊优势,某些至今不为人知的浙江改革重大事件及变革拐点,我和我的同事们有幸成为寥寥无几的媒体观察者甚至是推动者。这22年,新鲜而富有动感,每一点滴都历历在目。
1978年至1984年,则是一段概念化的模糊影像。于是,我开始花费数倍的精力寻访。
无数次,我走进浙江大学图书馆八楼库房。几十年前的古旧书刊堆到天花板,阴冷寂静,时空错乱。一页页的报纸沙沙翻过,焦黄发脆,霉点成片。许多页码已经相互粘连,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撕裂。显然,很久以来,极少有人翻阅过这些陈年的碎片。
面对我心切的追问,不同的被寻访者往往也是同样的表情--茫然:包产到户?不记得了,记不清了,好像是吧。
30年,10950个日子,差不多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所需的时间。当我们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婴儿呱呱坠地时的第一声响亮啼哭了。
的确,联产承包、包产到户早已被冠以中国改革的"东方启动点"、"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沉淀为灿烂的光荣名片。然而,对其历史性的价值与深厚内涵,我们真的已经完全读懂了吗?
一个公认的结论是,改革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率先突破与大面积推行,带来了全国范围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日后的各领域改革奠定了稳健的经济基础。在浙江,我们也看到了足以佐证这一结论的事实。据官方统计,联产承包全面开花的1982年,浙江第一产业农业猛增了15?郾7%。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只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数年份有过类似的景象。
但我们注意到,浙江的基本省情就是人多地少,而且不是一般的少。1978年,浙江户籍人口总数约4300万,人均耕地0?郾68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郾5亩。对农户而言,土地的期望收益贡献率是十分有限的。到2007年,虽然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22年高居全国所有省区之首,达8100元,但是来自土地种植的收入不到20%。毫无疑问,联产承包所带来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肯定不是支撑浙江此后近30年可持续改革的全部力量所在。
20世纪60年代后,"兴无灭资"、"割资本主义尾巴"、"狠斗私字一闪念"成为触及每一位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最高指示",构建乌托邦式理想王国的基点即为"一大二公"的高纯度所有制形态。
恰恰包产到户来了个乾坤大颠覆,它明白无误地确定了人作为利益动物的天然属性。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有言:"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无论我们如何深恶痛绝,"私"不是人的原罪,在可以想见的历史阶段,人对于占有私利的强烈欲望,仍将是社会发展、文明进化的原动力。
而包产到户则进一步确定了个人--在现有社会关系属性下往往表现为个人的家庭化组合"户"--是追逐利益最大化、最优化的基本细胞。"户",由此而得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最活跃、最优质的市场主体。在以后的章节描述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以温州为例,最初的小作坊、夫妻店式的家庭工场-联户经济-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的现代股份制有限公司的发展模式中,"户"构成了一切高效经济活动的起点和最广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