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以上视角解析,包产到户的大突破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改革时期与改革开放30年的根本性转折,其分水岭式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问题又来了:既然包产到户具有如此深刻的前沿价值,那为何全中国都在同样的改革大政策之下以联产承包破冰,数十年之后却表现迥异:不少地方仍然在为解决广大农户温饱问题、实现脱贫而努力,以浙江等为代表的沿海省份,却百业兴旺、生活富足?
浙江一位老资格的农村问题专家向我分析了所谓中国农村的"3亩·15亩·50亩"发展路径理论,颇有见地。详解如下:
--"15亩模式"。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湖南、四川等中国中部地区。按照这一区域人均占有耕地及平均家庭人口计数,每一农户的土地占有量约为10至20亩。以大包干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例,1978年时全村共20户,115人,耕地550亩。1979年,大包干硕果累累,全年粮食产量由过去的1?郾5万公斤猛增到6万公斤,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上缴了公粮。小岗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人均耕地4?郾78亩、户均27?郾5亩的美好景象,使他们坚信伺候好土地就会有好日子。于是,乡村工业的星火始终没有在这里点燃,直到1995年第一批小岗人不得不远走异乡打工,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又痛感又很无奈。太迟了,他们已经错过了工业化进步的春天。至今,解决了温饱的小岗人仍旧徘徊在富裕的大门之外,以致曾经轰轰烈烈的小岗之路引来了诸多的质疑和争议。自家拥有的那一片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的土地,令小岗人深陷进退两难的尴尬。
--"50亩模式"。中国土地总体不富足的国情,决定了包产到户模式仅仅适用于少数区域。以当年最迟推行包产到户的黑龙江省为例,全省农村人口人均耕地10亩、户均50亩左右,居全国之首。这片令人垂涎欲滴的黑土地,可行的机械化与规模效应,都决定了不离土不离乡的现代农业同样有可能给这里的农户带来富裕之光。
--最值得探究的"3亩模式"。浙江恰是典型代表。改革启动之初的1978年,全省农村人均耕地约0?郾68亩(温州部分地区仅0?郾3亩),户均3亩左右。即使实行了包产到户、干劲冲天,按照当年的粮食产量水平和粮食价格,也只能勉强填饱全家老小的肚子,更不用说致富了。这一现实逼得上千万浙江农民在因包产到户而获得了经济行为自由权之后迅速转身,集体选择了两条生存路径:一是从家庭工场、乡镇工业掘取第一桶金;二是游走四方,做贾经商。两条路径互相推动、相辅相成。从此,浙江一路走来,一路精彩。
中国农民绵延数千年的对土地的渴望,显现出了其与生俱来的硬币的两面性--土地能给予它的拥有者以最坚实的生存滋养,然而在工业化、后工业化的今天,在一定的模式和条件下,土地亦可能成为起飞的最大羁绊。"3亩·15亩·50亩"理论并不能给出当今中国乡村分野的全部理由,但细细回味,无疑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厘清包产到户与由此发端的改革时代种种变局之间的内在逻辑。
本章故事给你描绘的是看似相互矛盾的景象:李云河、冯志来等众多浙江底层的小人物们--李云河仅仅官至副处,为不入流的七品小吏,冯志来一干人等更属无足轻重的草民--很早就开始为普通百姓的生存权、发展权奔走疾呼、前赴后继。而在他们之上的掌权者则表现出了一种传统的矜持,以及理由充分的观望。
事实上,这正是浙江30年改革开放演进的真实脸谱,自发的、广泛的、活力四射的民间创造始终是社会前行的第一力量。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与无措之后,逐步校正方位,投身大潮,成为改革发展坚定的推动者与维护者。有关这一点,在以后的章节里会为你叙述更多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一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