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早春的萌动(4)

中国模范生 作者:胡宏伟


沈祖伦也提高了嗓门:"我把县委书记的帽子捏在手里,一定要把乡镇企业搞上去!"

韩福之至今对那番对话记忆犹新。"沈书记这个人很像列宁,他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我脑子里立即浮现了《列宁在十月》电影中的一个画面。就是列宁激昂地把手一挥,'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方向找准了,可是究竟怎么干心里还是没一点谱。许多人认为绍兴县的特产是黄酒,办酒厂肯定有钱赚。开会时,沈祖伦就号召全县50个公社争取一个公社办一个酒厂。

这时,马上有5个部门拿出红头文件来反对。他们说,黄酒是专卖商品,是由国营厂指定生产的,要经过国家酒类管理机构登记批准。而且,粮食是国家统购统销的。

但沈书记下定了决心,他转身赶回杭州找老上级省委书记铁瑛"开后门"。铁瑛被缠得没办法,就批示说:"根据实际情况办。"沈祖伦有了靠山,胆子更大了。酒厂的一些设备要用到锡,这可是国家管制的紧张物资。沈祖伦的老关系又起作用了,他直接跑到省物资局局长的办公室去要,一下子运来了4吨。

在艰难的夹缝之中,经一连串的"灰色"操作之下,50个酒厂全开张了。虽然此后不少酒厂办砸了,撑不下去了,绍兴县的乡镇企业也逐步转向了轻纺产业,并最终摘得"中国纺织第一县"的美名,但颇有些瞎子摸象式的"酒厂事件",实实在在为绍兴乡村工业的苏醒打响了关键的第一枪。

1980年,绍兴县就冲上了浙江省乡镇企业排名的榜首。1983年,全县乡镇企业猛增到3300多家,总产值接近20亿元。

回顾乡村工业的萌发,浙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杭嘉湖宁绍等浙北地区,许多像鲁冠球这样的民间草根力量起到了最为关键的"带头人"作用,乡镇工业也因此被定义为所谓的"能人经济"。而不少县市政府官员的强势推动,其功效亦可圈可点,比如说沈祖伦之于绍兴县。

而在温州、台州、金华等浙中南地区,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地区,山更高、地更薄、路更弯,教育水平有限,能人也少。穷山恶水的无奈,又不能奢望来自政府的"温暖的大手"的帮助。没有成批的"能人"、没有厚实的"靠山",吃饱肚子的生存本能逼得那里成群的农民还是得不顾死活地往前冲。于是,当年发生于浙中南地区的乡村工业最初的革命,更像是一场无组织、无纪律的农民暴动--男女老少齐上阵,翻墙钻洞,各显神通。

这就意味着,那一场革命更加躁动无序,更加艰辛,也更加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第一代温州首富叶文贵的故事。

把叶文贵称作第一代温州首富一点都不为过。这位温州苍南县金乡镇的农民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先后办过5家工厂,办一个火一个,迅速积累的家财至少有上千万元。即使在老板满街跑的温州,当年也少有人敢与他叫板。后来,浙江召开全省首届家庭工业会议,他曾被推举作为预备成立的省家庭工业协会的会长候选人。

严格地说,叶文贵应该归入"能人"之列。但与颇具领袖气度的鲁冠球相比,面庞瘦削、其貌不扬的叶文贵显然缺乏大手一挥定天下的霸王相。我们在他身上能嗅到的更多的是温州商人的狡黠。而叶文贵极善于利用这一点来挖掘商机挣大钱。

1969年,19岁的叶文贵没能逃脱同辈人的命运--被下放黑龙江七台河市一个只有50户人家的山村当知青。望着无边无际的老林子,许多第一次离家的知青号啕大哭。叶文贵却认为天无绝人之路,他的商人本性又忍不住地躁动起来。

叶文贵发现当地烟糖公司的茶叶要卖十六七元一斤,价格高,质量却一般。再一打听,温州来的知青差不多每个人都带了一些茶叶,但是实际上没几个人喜欢喝茶。价格有落差、信息不对称,他觉得自己该下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