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短篇小说:第一个黄金时代
对于大部分歇洛克福尔摩斯的追随者所创作的作品,我们必须在观念上有所调整。这些作品的趣味在于案件谜团和巧妙解答,而非塑造可信的人物或是将小说变得更具故事性,因此它们都只停留在谜题层面。这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天分的作家,使之堪称侦探小说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应该认识到,这些不过是九开1品质,只有福尔摩斯故事中的佳作才称得上纯金。不过,那些乐于接受这些作品的读者(每一个热衷这类小说的读者都会接受它们)会发现,故事里各式各样的侦探和创意将会带来持久的乐趣。
1测量黄金纯度的单位,等于二十四等分中的一分。纯金为二十四开;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纯度的黄金为九开。
系列小说中侦探的个性是故事的核心。不少侦探性情迥异,最明显的便是以福尔摩斯为代表的超人侦探和不起眼的常人侦探之间的差别。前者身上不附加任何情感,对日常生活也缺乏兴趣。后者依靠常识而非分析推理解决案件。第二种类型的侦探是开设侦探事务所的私人侦探——这是那个时代的流行元素,只不过他们的言谈举止与警察相似。他们是卸下了警衔的雷斯垂德或者葛金森2,但是人们不再将其视作天才身边的笑柄,而待之以一种友好的态度。超人身边总是有华生相伴,他可以担当一大堆枯燥乏味的调查。而以常识破案的侦探往往独自工作。
2福尔摩斯系列中的苏格兰场警官。
*新星出版社二○○九年一月出版“思考机器”系列,共五本。
3英国书名为《教授探案》。——原注
这个时期最成功的两位超人侦探是奥古斯都S.F.X.凡杜森教授和布朗神父。凡杜森的塑造者杰克福翠尔(1875—1912)是一位美国人,出生在乔治亚州。他从事过戏剧和新闻工作,并把自己的经历融入到小说创作中。凡杜森登场作品主要是两部短篇小说集*——《思考机器》(1907)和《思考机器探案》3(1908)。他把福尔摩斯式的全知全能发挥到了异乎寻常的地步。一出场他便带着不屑的口吻谈论国际象棋,声称一个人只要彻底明白逻辑思考的方法就足以成为一名国际象棋大师,而且他“只要花几个钟头的时间研究它的游戏规则,就能击败任何一位以它为终身职业的棋手”。于是就举行了一场比赛,对阵双方是教授和国际冠军柴可夫斯基。教授和一位美国国际象棋大师切磋了一个早上,之后就去参加比赛。仅仅五个回合,柴可夫斯基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十四个回合之后,凡杜森说:“十五回合内将军。”世界冠军感叹道:“天哪1!”(他不是那种除了母语之外不懂其他语言的俄国人)又补充说:“你不是人;你是个脑子——是机器——一部思考机器。”从那以后凡杜森教授便有了“思考机器”的绰号。他个子瘦小,脸庞窄小,没留胡子,手指白皙细长,大大的圆脑袋,戴一顶八号帽子,帽子下面是一团杂乱的黄发。
1原文为法文。
尽管思考机器系列异乎寻常,但几乎都是颇具独创性的作品。一般来说,故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陈述谜团,或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或是有人向思考机器讲述。他的助手记者哈钦森哈奇担当了大部分跑腿工作,教授负责解答案件。其中有一些佳作,有一篇讲的是利用薄橡皮膏毒杀被害人2,还有一篇说一个人在水晶球里看到一幅画面,未来他会在自己的公寓里遭人谋杀,而那处公寓离此还有段距离3(诡计核心是在受害者观看水晶球的屋子里布置一间和他公寓一模一样的房间),另外一篇里一辆汽车连续几晚从小路上消失,而路的两头都有警察监视4。思考机器系列最好的故事是《逃出十三号牢房》。故事开头教授断言思考的力量可以实现任何事情。有人说不可能想出办法逃出牢房,他却回答道:“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完全能够靠他的头脑逃出牢房。”这个故事就是证实他的说法,过程中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让人不解的地方,最后圆满地解释了他究竟是如何办到的。这篇小说成为了选集必收的经典,超过了其他思考机器故事。福翠尔死于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他的其他作品在人物刻画方面并不见得有多少深入,不过凡是涉及的领域都能显示出作者超乎常人的创新天分。
2即《汽艇上的遗尸》。
3即《水晶球占卜师》。
4即《幽灵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