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黄金时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新鲜血液
回顾过去就会发现,黄金时代的理念和标准在发展过程中,反对之声也不绝于耳,不过这只是后知之明。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几乎每年都出现许多一定天分的新作家从事古典侦探小说创作,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三十年代之前,埃勒里奎因和约翰狄克逊卡尔便发表了处女作,三十年代中期迈克尔英尼斯和尼古拉斯布莱克带来了新的风格和理念。玛格瑞阿林厄姆和奈欧马许使用的标准模式与克里斯蒂和塞耶斯大不相同,美国大批女作家更是创作出了极富多样性的作品。沉寂多年的法国侦探小说也成功复苏,带头人是比利时人乔治西姆农。三十年代侦探小说数量大幅增长。海格拉夫针对美国《书评文摘》上评论过的犯罪小说做了一个有趣的统计。一九一四年评论的侦探小说不超过十二本,一九二五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九十七本,一九三九年增加到二百一十七本。这些数字与实际的出版数量无关,也并没有详尽的出版数据,但是,正如他所说,这些增长是“成比例的、有代表性的”。和美国一样,英国实际上也没有详尽的出版统计数据,但是,可以确信,如果以一九一四年的数字为基数,那么一九二六年犯罪小说的出版数量增加了四倍,一九三九年增加了九倍。
由于三十年代侦探小说大量出版而且数量逐年增长一直到现在,我希望介绍有所取舍,而非照单全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需要指出的是,三十年代以及之后,许多凡庸侦探派作家继续创作,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此类作家。比如阿瑟威廉厄普菲尔德(1888—1964),他塑造了混血侦探拿破仑波拿帕特。“波尼1”系列的优点在于原创性的侦探人物和不常见的澳大利亚背景,他的跟踪技巧让人想起芬尼莫尔库珀。他的早期作品在故事叙述方面不错,简单明了,后期带有一些奇怪、造作的风格,波尼以外的其他人物都相当愚钝,而且这些作品也没能摆脱凡庸侦探派作家的窠臼。
1“波拿帕特”的昵称。
应一些朋友和不太友善的评论家的极力要求,我又一次拾起格拉迪斯米切尔(1901—1983)的作品。但是看完六本之后,我被这些水准一般的凡庸侦探派作品打败了,将它们扔在一旁。有的还算是米切尔的代表作,比如《我父亲睡着了》(1944)和《一把砍刀砍你头》(1946),书中充斥着旅行见闻式的情节。永远都是将“简单的万能工具”从背包里拿进拿出,年轻的男男女女争论着他们是否走错了小路——这时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关于英国生活的描述大部分冗长乏味又古怪不实,她的作品中出现了莫利斯舞1、巫术、业余考古学,而且描写得十分详细。《汤姆布朗的尸体》(1949)还算有趣,那是因为寄宿学校那部分,不过与R.C.伍德索普被人遗忘的《公立学校谋杀案》(1932)相比要稍逊一筹。同这时期许多作品一样,谋杀发生之后那些有趣的元素便不见踪影。我看完了这本书以及《月桂有毒》(1942),感觉到米切尔后期的作品让人摸不着头脑。
1英国古代的一种化装舞蹈。
除了厄普菲尔德和米切尔,三十年代还有很多相当有能力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也能与名家相提并论。不过,犯罪小说的历史是重要的天才作家的历史。在三十年代前半段出现了两位鼎鼎大名的新人,就是约翰狄克森卡尔和埃勒里奎因。
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1977)也用笔名“卡特狄克逊”创作。他是一位相当特别的犯罪小说家,因为他的贡献在于创作了各式各样的密室作品。卡尔的长篇处女作2是《夜行》(1929),书中法国侦探贝克林列举出了卡尔创作的谜团的要素:
2他的短篇处女作是《山羊的影子》(The Shadow of the Goat,1926),刊登在卡尔就读学校的刊物《哈弗福德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