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达因、塞耶斯、克里斯蒂的终结
侦探人物仍然延续着,大都还是业余侦探,但,即使是塞耶斯、克里斯蒂这样长期创作侦探小说的作家,他们笔下的侦探还是有所变化。多萝西塞耶斯让彼得爵爷娶了一位妻子,整本书都围绕着爵爷的爱情故事,这违背了她之前所说的侦探小说中的爱情原则。阿加莎克里斯蒂抛弃了波洛身边的“愚钝的好友”黑斯廷斯上尉,对小个子比利时侦探也做了大量改动,因为她觉得波洛逐渐变得荒诞不经。三十年代之后她便拒绝让波洛出现在舞台上,当她将小说改编为舞台剧的时候,居然将原本是中心人物的波洛从故事中剔除出去3。
3比如克里斯蒂自己改编的《死亡约会》(1945年首演)、《尼罗河上的惨案》(1946年首演)。
但是,菲洛万斯没有改变。莱特制定了侦探小说以及侦探人物的创作规则,万斯都牢牢遵守这些规则。他没有减少掉书袋,反而更加博学,常常讨论一些跟案件关系不大的话题。他的做作和古怪不像其他大侦探那样有所淡化,而是越来越明显。随着选择的话题越来越古怪,处理方式也越来越捉襟见肘。万斯系列销量急剧下降,评论家也不再夸大其词。他们宣称,第九部作品1是为莱特的文学裹尸布又缝了一针。一九三九年,莱特因血栓病去世,那时他还很富有,但是,正如他痛苦地意识到的,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受人尊敬。他创作的一部主流小说中,主人公没有通过诚实的途径轻松地获得了声誉,作品最后一句话写道:“在他的微笑背后是难以言说的悲惨的讽刺感觉。”威拉德亨廷顿莱特一定意识到了这种讽刺。
塞耶斯在一九三七年写了一篇文章2,详细制定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她说,自己始终希望笔下的小说可以“替代纯粹的纵横字谜”,所以回归柯林斯和勒法纽的传统。她“沉迷于在这里或那里写出点‘好文采’”,并且由于获得反响而受到鼓舞。正是由于这种鼓舞,她在《剧毒》(1930)中加入爱情元素,在《杀人广告》(1933)中表达对“生活的批判”,最终如她所愿,在《俗丽之夜》*(1935)中“选择了(正确的)情节,可以展示在情感不稳定的世界中,知性的正直保持着永恒的价值”,而且可以这样说,“这些事情是我一直想说的,虽然是以一种杂乱无章的方式表现出来”。
1指《花园杀人事件》(1935)。
2塞耶斯的《俗丽之夜》(Gaudy Night),这篇文章和她的一部小说同名。
3参见Q.D.利维斯《多萝西塞耶斯小姐研究:〈俗丽之夜〉和〈巴士司机的蜜月〉》(The Case of Miss Dorothy Sayers: Gaudy Night and Busman’s Honeymoon,1937)。
*新星出版社二○一一年九月出版。
4玛丽科雷利(1855—1924年),英国作家,真名玛丽麦凯(Mary Mackay)。她创作的小说辞藻华丽、多愁善感,很受维多利亚女王的喜爱,在当时非常流行,如《两个世界的故事》(A Romance of Two Worlds)(1886年)、《塞尔玛》(Thelma)(1887年)、《撒旦的悲伤》(The Sorrows of Satan)(1895年)。
5维达(1839—1908),英国作家,真名玛丽路易丝拉梅(Marie Louise Ram)。生于英格兰,在巴黎长大,成年后移居伦敦。在英国,她开始写小说,并获得巨大成功。从一八六三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起,陆续出版过四十多部小说和散文集。
*新星出版社即将出版。
目标和成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温西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他说起话来还是那样——“指甲划过烤饼,那种声音太过分了!”不能容忍的是塞耶斯替他编写了一份家谱和家族史,这些加上长长的传记注解成为每本新版书的前言。除了《杀人广告》生动以外,这些作品越来越自命不凡、越来越多愁善感、情节越来越松散,过去情节紧凑曾经是她的主要优点。《俗丽之夜》本质上是一部“女性小说”,人物之间充斥着极其乏味、故作严肃的对话,一页接着一页。Q.D.利维斯太太3将塞耶斯后期作品同玛丽科雷4和维达5相比较,这样的做法非常正确,她认为塞耶斯的作品“让读者觉得像某种智力活动,如果真的让读者有这样的印象,那么他们会十分讨厌这种训练”。塞耶斯很难接受这样的批评,但是《巴士司机的蜜月》*(1937)——小说的副标题明了地命名为“侦探插手的爱情故事”——之后,她厌恶了笔下的主人公,她说:“我看人世间已经不需要彼得。”1在生命的后二十年里,她没有再创作侦探小说。去世的前几年,她的美国出版商请她为一本合集写一篇新的序言,她拒绝了,她说自己写书仅仅是为了赚钱,现在已经对它们失去了兴趣。
1引自塞耶斯的文章《俗丽之夜》。
在这些叫人沮丧的例子之外,我总算欣喜地看到一个成功的例子。三十年代,阿加莎克里斯蒂继续创作,年复一年地写出不断创新、保持活力的谜团小说。她的技巧不在于紧凑的情节,不在于密室谜团,也不在于她常常会试探读者对于科学和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克里斯蒂小说中的欺骗手法更像是魔术师的戏法。她先将黑桃A翻开给我们看。然后她把它翻过去,但是我们仍然知道它在哪里,那么它是怎么变成方块五的呢?她在这十年中创作的作品加上早期和后期的十多部作品就是她主要的成就,也许最值得特别列出的作品包括《悬崖山庄奇案》(1932)、《人性记录》2(1933)、《AB C谋杀案》3(1936)和《十个小印第安人》4(1939)。她的创作巅峰大约一直延续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但是五六十年代有几部作品仍然算是她的佳作。特别推荐《清洁女工之死》(1952),《白马酒店》(1961)以及《长夜》(1967)。《白马酒店》的谋杀手法灵感来自现实案件,《长夜》是她为数不多的尝试心理犯罪小说的例子。她不是一个好的写手,却是构建谜团的高手,擅长写轻松、活泼、可读性强的对话,这些都被评论家们低估了。她的想象力中也有更阴暗的一面,有些东西几乎没有被认识到。她对毒杀诡计近乎痴迷。她的小说中有八十三桩毒杀案,有些手法带有异国情调,如使用毒芹碱、胡藤蔓和蓖麻毒素。她去世后留下的空隙永远无法填补,因为她身上完美地融合了各种特质,这在八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
2美国版名为《不祥的宴会》。——原注
3美国版名为《字母谋杀案》。——原注
4美国版名为《无人生还》,后更名为《十个小印第安人》。——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