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乐家敬业终得回报
雍正钦定供奉御药
随着岁月流逝,同仁堂名声日隆,京城的王公贵族、黎民百姓都知道同仁堂重信誉、讲诚信,同仁堂的药配方独特,原料上乘,加工精细,疗效显著。有人还作诗赞曰:“都门药铺数同仁,丸散人人道逼真。纵有岐黄难别味,笑他若个术通神。”
说到同仁堂药物的灵验,有些甚至被添上了神话色彩,如“打老儿丸”就有这样的传说:道教大师陈抟走过青城山下时,看见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行走如飞,手持木棒,在追打一位百岁老人。陈抟气愤不过,质问妇人说:“你为什么打老人?真是大逆不道!”
不想,那位妇人说:“他是我的重外孙,我五百多岁,他才一百多岁。因为他不肯吃我们祖传的仙药,老态龙钟,成了这么副样子,所以我要打他。”
陈抟一听,赶忙滚鞍下马,跪拜求药。此药从此就被命名为“打老儿丸”。
当然,“打老儿丸”并无返老还童、永葆青春的功效。它的主要功能是治五痨七伤,阳气不举,小便频数,眼目昏花,腰膝疼痛,又名“延寿丹”,因为它的功效不错,才被传神了。
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故宫博物院至今仍保存着同仁堂制作的黎洞丸、紫金锭等药物,它们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仍旧保持着原貌,没有变质,看到的人莫不惊叹中药的神奇和同仁堂药物的质量上乘。
同仁堂的药正式被宫廷作为御用,始于雍正初年,雍正皇帝钦定由同仁堂供奉御药房需用药料,代制宫内所需各种中成药,称为“承办官药”,又叫“供奉御药”。从雍正初年开始,一直到宣统被迫退位,躲在故宫里当“逊帝”的近二百年间,同仁堂一直享有供奉御药的特权。
在清宫医药档案中,保存有同仁堂配方簿。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就有两种:一是光绪十一年(1885)六月十四日呈进的,卷首题有《同仁堂丸散膏丹配方》两册,为黄绫裱册,说明它是御用之物。全书收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喉科、眼科等用药一百零二种。二是光绪十七年(1891)呈进的《同仁堂配方治方》,存于故宫博物院药材、药具库内,一册,十一开半,其中列举了风痰、补益、痰嗽等十六门丸散膏丹的配方治方,共四百二十五种。册页中还有这样的语句:“除此之外,具实无有别样子了。”说明同仁堂的全部配方都已经悉数奉上。 此外,在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的和同仁堂有关的资料还有《御药房丸散膏丹配方》、《上用丸散膏丹配方》、《总管用丸散膏丹配方》、《药库丸散膏丹配方》、《清太医院配方》等。
据同仁堂的专家考证,《清太医院配方》记载下来的药物有四百二十五种,它们和同仁堂修订重刊,收有四百四十九种药物配方的《同仁堂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有着内在关系。
另外,有些同仁堂的药也被收到《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例如黎洞丸,还加有说明:“此方乃异人传授,功效非常,药性捷速,内可以服,外可以敷。专治逐瘀生新,续筋接骨,疏风活络,化痰蠲痛,宣通气血,消肿解毒。凡男妇小儿一切疑难危急之症,百发百中,真有起死回生之力,功难尽述。”
在封建的皇权社会中,由哪家药店供奉御药,就标志着这家药店实力最雄厚,信誉最可靠,会成为业界众望所归、众目所瞩的一杆大旗。同仁堂开业后,自雍正元年(1723)供奉御药,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八代皇帝,总计独办官药一百八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