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丸,给我吃什么药丸?”
“拉到天桥吃‘蹬腿闭眼定心丸’啊!”
原来,民国初期,京师警察厅把刑场由菜市口鹤年堂附近,迁到了天桥南侧的二道坛门,行刑方式也由砍头改成了枪决,因此北京人把枪毙叫“拉到天桥吃‘蹬腿闭眼定心丸’”或是“拉到天桥吃‘黑枣’”。
“得,您积点儿德,念点儿好吧。不过话说回来了,就是挨枪子儿,也比干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强!”
不管乐佑申这法子是“剑走偏锋”,还是“偏方治大病”,反正是管用了。只是警察管得了人的身,管不了人的心,四大房的利益角逐注定他们再也不可能是那个曾经不可动摇的乐氏大家族了。
第二节 枝繁叶茂乐家后代开店
花不同香各堂宝号争先
同仁堂有警察整天瞪着眼珠子盯着,总算稳定了一段时间。可是各房开的药店却热闹起来了。这些药店,有如八仙过海,各有各的招数,各显各的本事,倒也挺让人开眼。
乐家大房是乐孟繁,他去世早,他的后代开了“乐寿堂”、“乐仁堂”,还有个“南京同仁堂”。
“仁者乐寿,寿者乐仁;一店双名,系出同门。”这说的是乐寿堂和乐仁堂。乐寿堂和乐仁堂是大房乐孟繁的儿子乐达亨和乐达庄开设的。乐寿堂开在北京西单,后来在天津等地开了分号,叫“乐仁堂”。新中国成立初期乐寿堂重张,也叫了“乐仁堂”。因此有“仁者乐寿,寿者乐仁;一店双名,系出同门”之说。那时候,洋人往往不识中药,进了中药铺不仅四顾茫然,看到蝎子、蜈蚣、蟾蜍之类的还能入药,往往惊得目瞪口呆,甚至哇哇“洋叫”。可是进了乐仁堂就没关系了,乐达亨的弟弟乐达庄就会出面应付。乐达庄是个秀才,可是他并不想考科举、走仕途。相反,他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并且到日本学习考察过。他不仅精通日文,而且懂得英文。由于他识洋文,排行又是老六,因此家里人戏称他为“鬼子六”。每当有外国人到店里来,便都由乐达庄接待。他能说出当归、大黄、人参、甘草等药物的拉丁文学名,洋人听了往往不断点头说“yes,yes”。乐仁堂在北京、天津、开封等地共有五个分店。
后来,乐寿堂和乐仁堂都由乐达亨的长子乐佑申掌管。他的三个弟弟不甘寂寞,又于1923年开设了宏仁堂,这是乐西园、乐笃周、乐益卿共有的药店。他们一共开了四家宏仁堂,北京两个,天津、上海各一个。在天津开的宏仁堂后来又有发展,截止到1942年,宏仁堂在天津开有三个分店,那时宏仁堂的药以“好、贵、灵”闻名,只有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才敢光顾。而在上海,宏仁堂竟和四房开的树仁堂进行过一番兄弟相拼的激烈商战,这是后话。
“有店没有厂,能卖不能造。”这说的是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也是大房开的店。开店的时候正是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不久。那些随着政府南迁的公务员,尤其是中小职员当中,有很多是从北京迁去的,其中不少人从祖上开始就吃同仁堂的药,因而对北京同仁堂感情很深。现在看到南京也有了同仁堂,自然很感兴趣,纷纷前往探访。有一天,有位客人进门就问:“你们和供奉御药的北京同仁堂是一家吗?”
“当然是了。”大查柜底气挺足,“我们的铺东就是乐家大房的乐衍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