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1年2月日记(3)

何振梁申奥日记 作者:何振梁


晚,出席香港奥林匹克与体育协会的春茗和颁奖大会。范徐丽泰及方黄洁雯等出席。范徐丽泰认为美国不会让北京申办成功而会想法让中国第二次在世界面前失败。

范太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但问题是美国的压力对国际奥委会委员们会起多大作用,以及我们如何应对,使美国压力所起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2001年2月13日 星期二 香港—北京

12时30分,乘中国民航返京。4时抵京。

看到《北京晚报》登载新华社驻香港记者发的消息,说我在香港对记者说北京申办有9成把握。读后哭笑不得,这位记者也许是十分愿意北京申办成功,所以连我的话听都没有听清楚,就急于发消息。其实我在香港答记者问时说:“我不同意说申办有几分把握,因为即使你有90%的把握,当另外占10%的不利因素起作用时,那个90%也就等于零。上次申办我们得了43票,占了过半数所需的45票的90%以上,最后以两票之差没有成功。所以申办就是这样残酷,要么是100%,要么等于0%。”

与王伟通话,请他立即不让别的报刊转载这则消息。

2001年2月14日 星期三 北京

9时,出席在北京饭店举行的陈述演练。刘淇市长出席。外国朋友有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查里?巴特尔及亚特兰大一些人士和澳大利亚堪培拉的人士。他们扮演评估委员会的角色。

中午与巴特尔同桌。巴特尔认为陈述的质量很好。说起美国政客,巴特尔说真正反对北京的仅一两人,其他人是跟着嚷嚷、作秀。

下午陈述演练继续进行。

晚,与意大利委员佩斯康特通话,商谈在欧洲举行文化体育论坛问题。佩正在竞选参议员,我预祝他成功。他也祝我好运,并补充说:“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发传真给塞内加尔委员姆巴伊及塞内加尔奥委会主席迪亚克,感谢他们在执委会期间的热情接待。

很多委员并不在意你送他什么纪念品,而对相互之间的友好表示,如一句话、一封短信,却十分在意。我们做外联工作的同志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2001年2月15日 星期四 北京—莫斯科

12时30分,飞莫斯科,应邀出席俄奥委会每年一度举行的奥林匹克盛会。晚7时半斯米尔诺夫夫妇宴请已抵莫斯科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尼科拉乌告,巴黎的人找他,要他支持巴黎。尼科拉乌问:“我为什么要支持巴黎呢?我在悉尼竞选执委时,法国委员德吕不支持我,说是因为已向南非委员拉姆萨米承担了义务。”尼科拉乌接着告诉我说:“我告诉法国人,我不支持巴黎,因我已向振梁承担了义务。”尼科拉乌还说他有7张票可支持北京。

2001年2月16日 星期五 莫斯科

10时半,在俄国奥委会拜会斯米尔诺夫。我感谢斯米尔诺夫的邀请和接待,并征求他对申办的意见。

斯米尔诺夫说,1952年以来奥运会从未连续两届在欧洲举办。在2004年雅典之后,没有理由再去巴黎。巴黎即使对旅游者具吸引力,但如在那里办奥运会将是一场灾难,因为交通无法解决。斯米尔诺夫重申他支持北京,认为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办奥运会的时候了。斯米尔诺夫说,他刚同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通过电话,议定莫斯科要申办2012年奥运会。他说,所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俄也不愿意巴黎获胜,因为如巴黎获胜,莫斯科在2012年就无希望获选。斯米尔诺夫说,他将与他的朋友一起投票支持北京,包括俄罗斯委员塔皮谢也夫、波波夫、还有哈萨克斯坦的运动员委员斯米尔诺夫以及乌克兰委员波尔佐夫等。斯米尔诺夫说,也出于帮助北京,所以这次他只请了我们而未请任何其他有候选城市的委员。

12时,大使等宴请。有人对申办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西方不会让我们获胜。我指出,这是从大的政治格局来看问题得出的结论,但是国际体育界以及国际奥委会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开展工作,争取对我有利的结果。

下午5时,出发去体育馆出席俄奥委会一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盛会。出席者除在悉尼获奖的运动员外,还有众多的运动员,两千余人,济济一堂。萨马兰奇也专程前来出席。他在致辞中最后一句用俄语说:“俄罗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我心中。”全场起立鼓掌。萨担任西班牙首任驻苏联大使多年,并且是在莫斯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他这样讲应该是出自内心,也正是有此情结,所以要求今年的全会在莫斯科举行,把主席的权杖交给将在会上选出的新主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