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运用形象化语言展示深刻内涵(1)

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作者:刘备耕


刘伯承在语言艺术上的运用,有很高的成就,尽管他是军事指挥员,可是各界人士对他形象化语言的深刻涵义印象至深。

抗大政治理论教员、文学家徐懋庸的感受很有代表性,他回忆当年太行抗战的情景时,写道:“我对刘伯承同志的敬爱,是由于多次听过他关于反“扫荡”战役的总结,内容丰富,军事理论联系战斗实际十分自然,语言又非常生动幽默,无论知识分子干部或工农干部,都听得津津有味,很受启发。”

为了帮助干部理解战术原则和掌握使用兵器,刘伯承经常运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见解。

刘伯承在1939年7月写道:“游击战,与运动战在战术上连贯的一环,就是趋利避害的机动。

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着的。

正如俗话所说的:‘不管黄猫黑猫,咬到老鼠才算好猫’”。

过了一年零两个月,刘伯承在《参加百团大战第一战役的总结报告》中,又说:“炮兵不要为工事所限制。

‘黄猫黑猫捕到老鼠就是好猫’,在敌情允许时可尽量接近。

在苏联的炮兵中有这种抵近射击的说法。”

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对于大多数出身于农民的军队干部,尤其深受欢迎,因为容易消化。

1940年5月,在白晋铁路大破击的战术总结中,刘伯承说:“敌军现在企图对我们大块根据地,用据点的铁路公路构成网状,把抗战军民紧缠起来。

作一个比喻来说,敌人要用铁路作柱子,公路作链子,据点作锁子,来造成一个囚笼,把我们军民装进里边去,凌迟处死。”

这个“囚笼政策”专用术语产生后,不久就为全军采用。

与此相应的“交通破袭战”也被列为我军的主要战术。

1942年,日本侵略军残暴疯狂达到了极点。

刘伯承在总结《太行军区二月反“扫荡”的军事经验教训》中指出:日本侵略军“扫荡”的目标是摧毁抗战军民的生存条件。

抗战区不能像敌占区听日寇自由地掠夺、奴役,故日寇曾在抗战区采取“三光”政策。

这个概括,不但激起当时的全国军民对日本侵略军残酷本性的愤恨,而且现代的历史学家也采用“三光政策”这一专用名词。

如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昭和光》和《中国革命思想》等书中,记载有“冈村宁次大将率领的华北方面军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二年进行大规模扫荡战,施行中国方面称为三光政策的残酷战术——烧光、杀光、抢光。”

1947年夏季,蒋介石把主力集中在陕北、山东两翼,对我进行重点进攻。

刘伯承仅用三言两语指出:“蒋介石凭借黄河天险只以少数兵力实施防御。

这种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其中央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

这里不但点破了敌方的意图,更重要的是使我军指战员懂得自己担负中央突破的战略意义,动员起来为打断这个哑铃“把”而奋战。

善于袭击敌人而又能有效地防止被敌人所袭击,是刘伯承战术思想中很突出的一点。

袭击和反袭击,在他的军事论著中都有切实的阐述。

在为晋冀鲁豫军区《人民的军队》报写的发刊词中,他明确地提出:要防止“反民主力量使用各种手段(不止是单一的武装袭击)阴谋破坏和平民主事业。”

括弧里的十个字,是报纸即将发排时,根据刘伯承的意思临时加进去的。

1941年1月27日上午,他向一二九师直属队党员干部传达中央指示时,在讲解提高警惕性时,刘伯承说:“刚才天亮前,有个部队受袭击,死了干部,可惜!受袭击可耻!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后面这句土话,经他一运用,就成为提高警惕防止袭击的警句了。

刘伯承为了教育干部懂得大机动大歼灭,中机动中歼灭,小机动小歼灭的道理,在蒋介石向解放军发动全面进攻的前一天(1946年6月25日),刘伯承在邯郸下达的战术指标中写道:“要以我们的重点对付敌人的弱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