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三、三下洪湖不畏艰险(1)

贺龙的非常之路 作者:顾永忠


1930年2月初,中共鄂西特委副书记万涛到达鹤峰,向前委和贺龙转达了要红四军与鄂西红军在洪湖会师的指示。

原来,周逸群在桑植被敌人打散后,就来到鄂西,领导当地的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经过艰苦奋斗,已经建成了有相当规模的根据地和一支六千余人的红六军。

贺龙知道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他立即召开前委会议,对湘鄂边地区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决定组成汪毅夫为鹤峰中心县委书记的党组织,统一领导桑植、鹤峰、五峰、长阳、宣恩5县的工作;鹤峰由贺英负责,桑植由贺文渊负责;留下一个独立团和贺英的游击队,坚持湘鄂边的斗争;贺龙于2月上旬率红四军经长阳东下洪湖,预期在松滋、公安一带与红六军会师。

但贺龙在经过资丘,接近渔阳关时,受到川军郭汝栋师和长阳、五峰团防的堵截。

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贺龙率部队折返五峰,顺势攻占县城,拔掉了五峰、鹤峰边界的反动堡垒采花团防,肃清了长阳枝拓坪地区的土匪武装,长阳县独立团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改名为独立五十师,随后,红四军返回鹤峰休整,第一次东下洪湖未能成功。

3月间,蒋介石为加紧准备与阎锡山、冯玉祥的中原大战,将长江流域各省国民党主力北调。

贺龙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于3月20日率红四军再次东下洪湖。

五峰县的团防头子孙俊峰拥有千余人的武装力量,对贺龙和红军极为仇视。

早在1929年3月,就积极配合王文轩等团防围攻红四军,因此,贺龙再次东下时,全歼了这股反动武装,建立了五峰县苏维埃政权。

4月底,红四军进至松滋县境内,遭到敌二千余人的攻击,遂向澧县地区转移,又遇到松滋、澧县、石门等反动武装的追击。

贺龙指挥红四军集中兵力在土地垭与石门团防罗效之激战7个小时,将其击溃,随即返回五峰进行休整,第二次东下又未成功。

经过一个来星期的休整,贺龙率红四军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三下洪湖,终于在7月4日同周逸群率领的红六军在公安胜利会师了。

实现了两年半前他离开洪湖时所说:“我带湘西的部队来同你们会师”的诺言。

贺龙来到公安县城,红六军的政委周逸群、军长邝继勋等领导人早已在城西迎接他的到来。

贺龙激动地说:“逸群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红六军的其他领导也热情地向贺龙问好。

随后,他们一起来到驻地,稍休息一会,红六军的领导向贺龙汇报洪湖苏区和红六军的情况。

贺龙也向他们介绍了湘鄂边苏区和红四军创建和发展情况。

晚上,两个军的领导人在一起会餐。

他们边吃边谈,为湘西和鄂西两支红军的发展壮大和胜利会师而感到欢欣鼓舞。

红四、六军会师后,两军领导在公安召开联席会议,将红四军改名为红二军,成立红二军前委。

接着,北渡长江,来到普济观,又开了一个星期的会,认真研究了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问题。

首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对两军进行整编,成立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前委书记兼军团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即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

并对红二、六军按师、团、营、连、排的统一编制进行整编。

下辖两个军:红二军,贺龙兼军长,辖1个师4个团;红六军,由邝继勋任军长,辖2个师6个团。

同时,考虑到红二、六军的诞生地和发展历史不同,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因此在整编后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建立和健全各级政治机关,加强党团和思想作风建设;充实部队的工农成分,提高政治素质;加强团结教育,反对极端民主化和游击习气,整顿部队纪律;利用战斗间隙,结合实战进行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