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日益力不从心,终顷刻解体(1)

强国之鉴 作者:王加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国际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是背后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人民本希望战争结束后能过上和平、安宁、富裕的生活,而实际迎来的却是另一个样。国际上,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不断加剧,先后爆发了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国内经济发展更加畸形,国防工业成倍增长,而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人民的生活比预期的要差得很多。另一方面,重又兴起的思想批判运动和新一轮的清洗镇压,更让民心不安,社会动荡。苏联的强国地位由于缺乏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政治经济基础而危机四伏。

此外,苏联在崛起过程中,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倾向日趋严重。1939年苏联同德国谈判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还附有秘密议定书,划分了两国各自的势力范围。随后,苏联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机,占领了波兰等邻国领土40多万平方公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三国首脑多次背着当事国决定其边界走向,划分三大国在东欧、在中国的各自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对各人民民主国家颐指气使,对不驯服的南斯拉夫则公开进行指责、威吓和围攻。霸权主义给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添加污点,更给苏联的崛起造成致命的伤害。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党中央书记。他看到内部矛盾的严重和全面对美冷战的巨大负担,大胆进行改革,但考虑并不周详。政治上,他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为过去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加强物质刺激;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的外交总路线。

赫鲁晓夫的改革缓解了一些矛盾,改善了国内的局势。农业也克服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较快进展。1951—1955年期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为8850万吨;1961—1965年期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亿吨,增长近50%。在同一时期内,肉类的年平均产量增加60 %以上;奶类年平均产量增加70 %以上。工业继续发展,1951—1965年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07 %。国际上,苏联恢复了同美国首脑的会谈,达成一些妥协。激烈的冷战对抗形势得到某些缓和。

赫鲁晓夫虽进行了改革,但基本上仍继承了斯大林的发展模式和强国道路。他主要关注的依旧是用计划命令手段发展经济、赶超美国。他更不肯放弃大国霸权主义,力争得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

赫鲁晓夫特别重视发展战略核武器,把它作为强国的基本手段,1953年苏联试爆氢弹成功。虽然比美国晚了几个月,但苏联的氢弹可以装载在飞机上,而美国的过大过重,无法装载。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试射洲际导弹成功,接着又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第一个进入太空。赫鲁晓夫骄傲自大起来,错误地认为苏联的国力已接近美国,可以向华盛顿进行更大的示威和较量。1961年10月,他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宣布,10年内苏联将在人均产量方面超过美国,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962年莽撞地把核武器运进古巴,最后又承受不住美国的压力,不得不把核武器撤回苏联。赫鲁晓夫的主观盲动,损害了苏联的形象和威望,自己也被迫于1964年下台。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更改了赫鲁晓夫的许多欠考虑的做法,注意稳定政局,发展经济。1950—1980年,钢的年产量由2733万吨增为148亿吨,石油的年产量由3788万吨增为6亿多吨,水泥的年产量由1019万吨增为12亿多吨,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煤的年产量由26亿吨增为72亿吨,发电量由912亿度增为12950亿度,居世界第二位。同期,粮食的年产量由8120万吨增为189亿吨,肉类的年产量由490万吨增为1510万吨。经济实力达到苏联时期的顶峰。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滞胀之中,美国更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潭里难以自拔。勃列日涅夫乘机大肆扩军备战,与美国一争高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