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国动乱局面的形成和升级(2)

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 作者:薛庆超


林彪和陈伯达的讲话,是此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批判刘少奇、邓小平的主题讲话。会后,迅速被大量印发,广为传播,并刊登在各个群众组织编辑的报纸、刊物、小册子上,成为“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两个重磅炮弹”。

刘少奇和邓小平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违心地作了检查。刘少奇在检查中检讨了自己在“文化大革命”爆发以来50天以及历史上的“错误”,没有诿过,敢于负责。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即便他作出违心的自责,也已于事无补。邓小平在违心地检讨“错误”的同时,为了保护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批领导干部,采取了把所有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的做法,他说:“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代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在中央领导同志中,在全党范围内,就是少奇同志和我两人。”“必须讲清楚,工作组的绝大多数是好同志,在这段工作中所犯的错误除了个别人外,主要责任不应由他们来负担,而应由我和少奇同志来负担。”其光明磊落和浩然正气,跃然纸上。

在刘少奇和邓小平报送毛泽东审阅的检查稿上,毛泽东都作了批语。

对刘少奇检查稿的批语是:“少奇同志:基本上写得很好,很严肃,特别是后半段更好。建议以草案形式印发政治局、书记处、工作组(领导干部)、北京市委、中央文革小组各同志讨论一下,提出意见,可能有些收获,然后酌加修改,再作报告,可能稳重一些,请酌定。”

对邓小平检查稿的批语是:“小平同志:可以照此去讲。但在……之后,是否加几句积极振奋的话,例如说,在自己积极努力和同志们积极帮助之下,我相信错误会得到及时纠正,请同志们给我以时间,我会站起来的。干了半辈子革命,跌了跤子,难道一蹶不振了吗?又,题目‘初步’二字可以去掉”。

从毛泽东的两个批语来看,对刘少奇、邓小平仍然是作为中央的领导同志来看待,持犯了“错误”改了就好的态度。尤其在对邓小平的批语中,与人为善,十分中肯,亲切的话语犹如两人面对面谈心一般。同时,从两个批语中也可以看出来,毛泽东此时在对刘少奇和邓小平两人的看法上,显然对邓小平的看法要更好一些。

10月25日,毛泽东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刘少奇、邓小平仍然持保护态度,指出:“把对刘、邓的大字报贴到大街上去不好嘛!要允许犯错误,允许改,让红卫兵都看看《阿Q正传》。刘、邓两人是搞公开的,不是秘密的,要允许刘、邓革命。”

然而,就在中央工作会议召开的同时,“中央文革小组”的阴谋家们却在私下策划着一系列的“打倒刘、邓”的阴谋勾当。

11月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内突然贴出一大批批判刘少奇和邓小平的大字报。11月8日,聂元梓也在北京大学贴出了《邓小平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大字报,所列罪名,有大反个人崇拜,公开“鼓吹”在农村恢复单干,反对“文化大革命”,是彭真的后台之一,等等。

“文化大革命”运动发展到如此地步,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这时,邓小平已完全失去了工作和出席任何会议的权利,只能整天坐在家里看一些送来的文件。这些文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说,都已不能和往日相比。对于未来的政治命运,邓小平采取等待的态度。这也只能是他在当时形势下可以采取的唯一选择了。

实事求是地看,无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于邓小平一直是十分信任、十分欣赏、十分重用的。但在“大跃进”以后,邓小平与其他中央领导人一起,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坚决纠正“大跃进”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坚决纠正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左”的错误,使毛泽东对于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央第一线领导人开始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日益加深,并随着事态的发展而演变成为进行人事更替的决心。“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泽东在决定确立林彪为接班人的时候,还没有想彻底去掉邓小平,曾希望继续用邓小平,并希望邓小平能配合他在人事上的新选择。为此,毛泽东曾找邓小平谈了一次话。据邓小平后来回忆:“‘文革’开始的时候,主席找我谈话,要我跟林彪搞好关系,我答应了。但与林彪谈了一次就谈崩了。”林彪深知,毛泽东对邓小平的看法与对刘少奇的看法是不同的,不仅程度不同,而且性质也不同。这种不同,对于如何处理邓小平,是相当重要的。在林彪费尽心机打倒刘少奇以后,邓小平就成为林彪最大的心头之患。工于心计的林彪知道,要除掉邓小平,还必须不断加紧加重对邓小平的攻击和批判。与此同时,看到刘少奇、邓小平虽然受到批判,但还没有被彻底打倒,陈伯达、康生、江青等“中央文革小组”大员便联合林彪集团,策划于密室,企图掀起一场更大的波澜,欲置刘少奇、邓小平于死地。于是,一场由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精心策划的阴谋拉开了帷幕。

1966年12月18日上午,“中央文革小组”办公室突然打电话给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总部,指名要其头头蒯大富下午2时到中南海西门,说“中央文革小组”有人找他谈话。蒯大富原是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文化大革命”初期起来“造反”,受到上级派驻清华大学工作组的批判,被工作组定为“右派”。为了表示反抗,蒯大富宣布“绝食”,此举一下子引起了轰动。以后,陈伯达派人到清华大学,对蒯大富表示慰问和支持,使蒯大富名声大振,扯旗造反,拉起了队伍,成立了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并于1966年9月24日篡夺了清华大学的领导权。“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成立后,蒯大富为主要领导成员之一,他坚决按照“中央文革小组”的号令行动,“步步紧跟”,成为北京市当时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

12月18日下午2时,蒯大富乘车来到中南海西门。时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的张春桥把蒯大富领到旁边的一个房间里,两人开始了密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