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若干公开的出版物中,往往将东北边防军等同于13兵团,将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的职务等同于13兵团司令员邓华的职务,或者想当然地说,“原拟选粟裕,但粟裕因病正在青岛休养。而且一旦出兵援朝就可能不仅是一个东北边防军的问题了,各个野战军都会有部队参战,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挂帅者。”言外之意,东北边防军原本不是由全国各野战军抽调部队组成的,粟裕只是一个兵团司令员,没有指挥过数十万的大规模部队,甚至粟裕还不是“一个有能力的挂帅者”。显然,这些以讹传讹的结论是有违客观史实的。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明确指出:“军委建立东北边防军的设想,是建立一个直属中央军委的、由多个兵团组成的野战军级单位。13兵团只是其中之一部。”⑨“第9、19兵团已内定为后续部队”。
历史史实也清楚地表明,在正式出国之前,第四野战军13兵团、第四野战军42军及50军、第三野战军9兵团、第一野战军19兵团等部即相继被划归东北边防军建制。同时,这也表明中共中央将一旦开战后的抗美援朝战争立足于大打。如果仅为一般边防性质的小打,调四野的部分部队就足够了,粟裕作为统率第三野战军全军以及其他野战军四个军,共65万人马的攻台战役总指挥,也就没有必要被调往东北了。
另一方面,早在粟裕受命指挥攻台战役时,因舟山、海南岛解放以后,原来驻守这两地的国民党军共19万人逃往台湾,使台湾守军增到40万人。而粟裕当时指挥的攻台部队共约50万人,敌我力量对比,还不算优势。因此,粟裕于1950年5月建议中央军委,“如能从其他野战军抽出三至四个军作为第二梯队或预备队则更好”。接到粟裕的电报以后,中央军委决定调其他野战军四个军参战,同时在大陆内地,以第四野战军13兵团担任全军的战略预备队,并从第一野战军抽出19兵团,作为中央军委可以随时调动的机动力量。显然,如果攻台战役实现,并且出现其他意外情况,13兵团与19兵团作为预备队和机动力量,都有可能在粟裕的指挥下作战。也就是说,这两个后来成为东北边防军组成部分的兵团,中央军委原本就有调拨粟裕指挥的意图。因此,当后来放弃攻台,将粟裕调往东北,指挥13兵团,后来加上19兵团,以及粟裕在三野的老部队9兵团组建的东北边防军,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共中央与军委对东北边防军早期的安排,与1948年1月组建东南野战军时的情形颇为相似。当时,中央决定,由华东野战军主力组建东南野战军,执行南进战略任务,任命陈毅为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虽然叫“东南野战军”,但实际准备执行南进任务的是由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组成的东南野战军1兵团。毛泽东决定,首先由粟裕率领1兵团于1948年夏季或秋季渡江南进,随后由华东野战军另外3个纵队组成3兵团于1949年二三月间才渡江跟进。不过中央这个计划在粟裕的建议下很快取消了。
“国难思良将”。粟裕再次被毛泽东点将,从原来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东南调往现在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东北,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这充分说明,粟裕卓越的大兵团作战指挥才能受到了相当器重。接着,毛泽东又派陈毅向粟裕当面传达,明确要粟裕担负抗美援朝作战指挥任务。
值得指出的是,1950年的攻台战役和抗美援朝,粟裕两次与萧劲光成为搭档,显示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知人善任的卓越用人艺术。
萧劲光与粟裕可以说是老战友了,两人感情很好。1958年粟裕被军委扩大会议扣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遭到错误批判。当毛泽东向萧劲光征询对粟裕的看法时,萧劲光说:“粟裕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毛泽东点头赞同。从而使粟裕免于被进一步打成敌我矛盾。1984年粟裕逝世后,萧劲光动情地说:“我与粟裕同志相识几十年了,我们每次相见都十分亲切,亲如手足”。早在红军时期的1933年2月,他们即在一个指挥部共事,粟裕任红11军参谋长,萧劲光为该军政委。同年10月至11月,粟裕任红七军团参谋长,萧劲光为红七军团政委。此后,两人分开了。粟裕于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随寻淮州离开中央苏区北上,而萧劲光则被“左”倾主义领导人抓了起来,再以后随同红军主力长征。粟裕主持攻台战役期间,“实际困难为过海”。1950年3月,粟裕与奉军委命令前来的海军司令萧劲光会商,两人再度合作共事,最终决定以三野全军50万人分一、二梯队攻台,其他野战军四个军为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