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制度松弛,贻害无穷

公司管人靠制度 作者:王法制


制度松弛,贻害无穷

显而易见,上家公司的败局是由于公司的员工没有很好地贯彻规章制度而造成的,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公司的管理者没有严格地执行管理制度造成的。我们不妨作这样一番设想,如果该公司认真落实有关管理制度,不断地对财务室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可能也不会发生这样的失窃事件了。

有法不用,要法何用?执法要令行禁止,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管理要令行禁止,企业才有生存的希望。令行禁止,法律才有尊严,制度才有效力,老板才有权威,队伍才有战斗力,才会战无不胜,否则充其量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稍有挫折就会作鸟兽散。南宋初年的岳家军之所以能成为抗金主力,与其一直执行严明的军纪密不可分,以至于在金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马谡对诸葛亮于公于私关系都很好,但马谡丢失了战略要地街亭,诸葛亮最后还是按律将其斩首,维护了军心的稳定。

严明的制度和纪律不仅是维护团队整体利益的需要,在保护团队成员的根本利益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说,某个成员没能按期保质地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是违反了某项具体的规定,但他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或是处罚根本无关痛痒。从表面上看,这个团队非常具有亲和力,而事实上,对问题的纵容或施之以宽会使这个成员产生一种“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觉,久而久之,贻害无穷。如果他从一开始就受到规章制度和严明纪律的约束,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那么对团队对他个人都是有益的。

所以说,将制度真正地贯彻和执行下去,这对企业以及员工都是一件大好事。

保持制度的延续性

当一个企业具备了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之后,除了需要严格地执行之外,还要时刻注意保护有益的制度的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制度随着人员的更替而随意改变的话,企业的规章制度还是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个明朝的例子:

当年清军在辽东和明军对垒之时,明朝守将熊廷弼待军甚严,但由于受到了奸臣诬陷,被迫辞职。新任守将袁应泰文官出身,对武事不很明了,到任之后更改了好多熊廷弼制定的严格军令,开城放入饥民,加以抚慰,让他们在沈阳和辽阳的明军内当兵。正是由于他的这种随意更改制度的做法,酿成了大祸。混在饥民内的奸细和努尔哈赤里应外合,一举攻破沈阳、辽阳,袁应泰被迫自缢身亡。正是这一次失败,使努尔哈赤奠定了在辽东的根基,不久之后正式定都沈阳,拥有了和明朝分庭抗礼的实力。

袁应泰就是典型的未经考察就随意更改制度,而最终为此丧失性命。当然,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制度要求,我们不是说所有的组织都要有非常严格的规章,但是只要你的组织或者团队经过缜密的考虑和商定,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不能随意更改——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而现实工作中出现更多的就是为了人情而破坏制度,一旦制度被破坏一次之后,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最终,制度被现实改变,规章亦不再为规章了。

就任新岗位先要“照老规矩办”

邓先生是某跨国公司员工,被派到青岛任分公司经理。刚刚走马上任,就有几个员工迟到,按照规定是要罚款。邓先生觉得有些为难,因为自己刚到分公司任职,如果不加考虑按规章罚款,必然效果不好。

于是邓先生和几个迟到的员工谈话,得知他们每天早晨都去冬泳,今天由于游的时间没有把握好,所以迟到。这显然不能成为不接受罚款的理由。邓先生就想了一个办法,对公司职员公开宣布说春节前举行游泳比赛,如果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就将罚款作为奖励返还他们,另外还有奖金。果然,游泳比赛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皆大欢喜。

我们看一下上文所说的邓先生,他的处理得到了一个良好的结局。如果他不这样做呢?只是简单地罚款了事,那么员工肯定会对他有意见,中国人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会把他这一很简单的处理看作是烧“三把火”,就会为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

如果邓先生考虑到以后的工作,也为了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动用手中的权力,破坏了制度,免除了他们的罚款,以后会怎么样呢?

“对不起,邓总,今天堵车,我又碰上车子抛锚,所以迟到了……”

“实在对不起,我女儿她今天怎么也不肯去幼儿园,我就只好把她送到姥姥家,所以迟到了……”

当制度被随意破坏之后,慢慢也就等于不存在了。当“赦免”了一次之后,就会出现上面的情况,罚,还是不罚?

罚,有意见的人更多了,“只是刚来的时候装一下对下属好,久了就露出真面目了……”

不罚,大家对迟到就会“免疫”了,因为这一行为没有什么成本,但是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最后就会出现每天都有人迟到,而“迟到者罚款”这一制度就很难再重新建立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