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节:文字这把“双刃剑”——从一个“反例”看(2)

人类学讲义稿 作者:王铭铭


她何时得到“神的旨意”开始“创作”?答案竟然是:她卖豆腐时,看到一下子亮、一下子亮的晃眼的圈圈,里面有三个人,她挑起豆腐要走过去,他们说你不要走,给你个宝。这个宝是什么?先要“三天不要说话”才知道。于是,唐庚秀就三天没讲话。三天三夜之后,唐庚秀就开始会写“天书”了。

起初,她买不起纸和笔,只好用木枝、石头在地板上书写,这一写,她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开始买纸笔写书,十多年来,无论下地还是走路,总要带上她自己所写的作品,一旦有空闲的时间,她就拿出来写写读读。夜间,她的写作创作欲望更强,坚持写到半夜,凌晨三四点,又会准时起床,继续书写。

老人的书写使人困惑,如纪录片主持人解说时所言:

老人竟然说他碰到了神仙,在神仙的提示之下,开始写书了。说实话,我们作为科学节目的制作组来说根本不可能相信这番话,所以我们就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她能写出这么多的字来,而且是多少年如一日,很执著地在写。后来我们就想了,你说结合一些文字的创造方法,说我们汉字的创造是根据一些动物飞鸟、走兽他们的爪印,印在地上的踪迹,在加上其他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的,另外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字,有的时候也是参考别的民族的文字,然后借鉴起来,融合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独创的一些文字,这从文字的角度讲都可以理解,但是从老太太感觉就是横空出世,她这个字到底是得到了什么灵感写出来的呢?

同去考察采访的文字学家,研究了十多年文字学,对于各类奇异的文字都有所了解,但恰是他发现,自己居然根本看不懂唐庚秀老人所书写的文字。这些文字中不少与古文字的演变规律类似,但有的字少了笔划,有的字或者增加了笔划。比如,一二三四的“四”,就增加了笔划,人民的“民”字,就减少了一笔,但老人是能识别的。那个文字学家知道,在古文字的演变过程中,笔画的增减是常常发生的,不过,为什么一位从来都没有上过学的文盲老太太竟然会使用增减笔,这则出乎他的意料。

为了解惑,文字学家决定给唐庚秀一个测试,结果居然发现,对汉字所识无几的唐庚秀竟然用假借字来说写的姓,这也符合古人创造文字的规律。测试结果让文字学家感到震惊: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为什么能够如此精通古文字的演变规律,并且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创造出这种古怪文字?她所使用的文字,是否一种曾经被我们的祖先使用过,但是现在已经不在流行的古老的文字?文字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他认为,唐庚秀老人所书写的这种符号,尽管与汉字有一些类似之处,但在整个古文字演变系统中,根本找不到相关的依据。唐庚秀所书写的只是她自己长期总结归纳的一种符号,只有她自己能够识别。也就是说,只有文字书写者能认识的字,不算字。他认为:“文字就是人们用于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共同使用的一种字形,这个字形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够表达,这个字能够表达某一种意义,或者某一种感情,这样的字就是文字。而符号就是一种代替品,代用品,不一定为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可。”

若说唐庚秀所写的字不是从古人那里“学习”来的,那它们又是自何而来?

记者询问唐庚秀家人后发现,老人在写字偶尔会看看电视,看电视时,也忘不了照样画葫芦,写上几笔。也就是说,她的字既不是得到“神谕”神秘地获得的,也不是古代汉字的“偶然遗留”,而是模仿电视里出现的字创造出来的。也因此,研究她的一百多部著作所用的字体,可以发现,她的书写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贯规律的,而体现出一个从最开始的圆圈形符号向方块形符号慢慢演变的过程,越来越接近汉字。

文字学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天书”是因其作者唐庚秀在汉字环境中生长,潜移默化地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而来的。

可老妇的书写,并非纯粹的文字,它夹杂有不少绘画,这些“莫名其妙的画”,不仅画得反复,而且风格并不连贯。奇妙的是,许多画都是使用木炭沾着口水创作的,这些画为唐庚秀的作品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对于这些画,唐庚秀自己有自己的解释,而且,一谈到它们,便神采飞扬起来。

接着,纪录片讲述了记者与文字学家的另外一个发现、另外一个谜团:

老人与我们相处得很愉快,她热情地向我们展示她的宝贝——满满一桌她所书写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唐庚秀老人是十分的爱惜,不停的摆来摆去。有些纸张因为年头已久,已经微微发黄,边角也都出现了卷翘。应我们的要求,唐庚秀开始朗读自己所写的书,尽管书上所写的内容记者无法看懂,但是唐庚秀老人却能流利读出,而且文章也算得上是朗朗上口。可是令记者始料不及的是,她越读越激动,读着读着,竟然哭了起来,这一举动不禁让人心中一寒,究竟在她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什么读着自己心爱的作品会出现这样的反映?

那么,这些在文字学家看来不是文字、没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让其作者却如此的动情,以至捶胸顿足?

为了用科学的方法揭开谜团,记者请来了一位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与唐庚秀交流。很快,记者便有了一个“新发现”:在与心理医生谈话中,唐庚秀先是兴致很高、口若悬河地聊着天,还让医生看她作品,但让人震惊的是,当医生“无意中”指出她的作品可能是有些模仿成分时,她一口否认之外,还与医生吵了起来。心理医生善于诱导,在其诱导之下,老人的情绪很快得以恢复;她接着说,十多年来,她自己除了写字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爱好,每天花费在写字上面的时间几乎长达八小时,只要坚持写字,就会充满活力、身心舒畅,做起家务事来,也格外有劲,一旦停止写作,身体上就会出现不良反应。心理医生借此判断说,这个情况可以是一种癔症发作。心理医生经与老人女婿的交谈后了解到,老人多年前曾患过精神分裂症,曾被送到邵阳市精神病医院诊治。一般认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极容易出现幻觉、妄想、感知综合障碍或人格解体、紧张性木僵、模仿言语、模仿行为或精神运动性兴奋。心理医生认为,当年老人退休后卖豆腐时碰见神仙,其实是老人出现了幻觉,也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老人的病是1990年治疗的,之后,她的精神分裂症症状有所缓解,但也就是在这时,她开始了无休止的写作。老人的亲人都反对她,不让她写,但她就靠哭闹制止了所有停止她写作的图谋。因坚持写作,老人获得了保持心理平衡的力量,而她的作品也并非纯属个人性的,如记者发现的,“在她的教导下,有些邻居竟然也能跟着读上几句她的作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