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张明曾分析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部门通过过度举债为全球提供最终需求。危机爆发后,随着美国金融的去杠杆化,全球最终需求显著萎缩。发达国家想把本国最终需求留在国内,但新兴市场国家仍想在发达国家最终需求中分一杯羹。这种对全球最终需求的争夺是全球汇率战与贸易战风险凸显的根本原因。汇率战的背后实质上是世界各国对全球最终需求的争夺。
在这次次贷危机中不断升级的汇率战,从资本的地域格局看,在这场全球金融风暴中的主要流向改变,是从北美向欧洲和东亚流动,其中东亚的态势更加令人瞩目。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次贷危机中,流入亚洲股市与债市的资金首次超过了流入美欧的资金,达450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80%,可以预见,东亚地区的货币可能将是升值最强劲的货币,资本市场也应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更活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汇率的升降及币种之间的利差可能会引导国际热钱的流动方向。这场金融危机的新特征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崩溃,由于金融产品市场中的国际资本投机性非常强,在金融市场流出的国际资本中,也会有大量的投机资本,这部分投机资本通常被称作“国际热钱”。国际热钱的流动性很强,原来一般主要在证券市场内进行投资活动,但在证券市场崩溃后,有些会进入实物领域,而更多的部分则可能会流向货币市场,因此,次贷危机的深化,会使国际汇率波动更加剧烈。
美元在危机中的得与失
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占据着货币体系的核心地位,美国通过贸易逆差为其他国家提供美元,而其他国家通过贸易顺差积累美元,然后以购买美国资产的形式保有美元,这也就不难理解美元为何在当今世界被称之为“纸黄金,真霸权”。两次金融危机,美元都从看似危险的危机初始状态,慢慢地回到正常轨道,以至于次贷危机中很多专家评论,祸起美国内部,没伤了美国,却让别国搭上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石二鸟——美元借金融危机压制欧元和日元
随着欧洲市场的整合与货币的统一、亚洲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美元边缘化言论不断,甚至国际货币都已经被多国学术界列在了重要研究课题之列,仿佛未来离美元沉寂已经不远了。但危机到来之后,各国货币的表现提醒了“美元没落”倡导者,要谨言慎行,因为只有山姆大叔才有“气吞山河”的魄力将国内危机“做大”成世界性经济危机。国际货币的铸币权依旧牢牢地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危机中他们正是依靠美元利器方能化“危”为“机”。在各国货币被美元强势压制的背景下,欧洲人和亚洲人在危机中不得不“心甘情愿”地为美国人“埋单”。
先看次贷危机中的欧洲和欧元。欧元区可谓是对美国的金融危机最没有免疫力的货币区,其根本就是欧洲金融市场和美国金融市场的联系实在紧密,加上很多成员国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差,所以,一旦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就很容易迅速传递到欧洲,加上欧元区经济对银行系统的融资依赖程度很高,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很快便从金融业蔓延到国内实体经济部门。由于国家联盟的行动能力低于联邦,联邦的行动能力低于单一国家,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盟行动效率低下,不仅错失了最佳救援时机,而且损害了对市场稳定、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的信心。加上原来制定的为了确定内部一致认可的规则的束缚,如欧盟制定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要求成员国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债务水平不得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等,明显地制约了各成员国反危机的速度和措施制定。所以,根据欧元和欧洲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前途很难准确地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离挑战美元确实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再看金融危机中的日本和日元。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由于地理位置毗邻东南亚地区,加上日本在东南亚的对外贸易和投资额度巨大,日本成为受害者就成为情理之中,最后好歹缓过劲来。然而时运不济,在新世纪的次贷危机中,日本因为美国的经济盟友地位再次遭劫。虽然美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已经落在了“亚洲四小龙”之后,但金融危机中,日本主要贸易伙伴经济都因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而明显降温,从而导致日本出口疲软。日本经济就此陷入了新一轮衰退,从而导致2002年以来日本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国内很多企业利润下滑、中小企业不断破产、失业率上升等。特别是日本的汽车产业,虽然已经开始逐渐重视起针对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产销总量,但美国市场仍然是主要产销地。金融危机中美国消费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到了日本主流汽车业的景气。所以,东亚经济目前的运行还远远不足以摆脱来自美欧市场、特别是美国的危机传染。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日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已经开始被其他国家后来居上,其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地位已不复存在。
美国人毫不客气地借助危机完成了对日元和欧元的强势压制,在未来短时间内,日元和欧元都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那么到底会是谁来取而代之呢?未来会告诉我们答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