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2)

变革中的危机 作者:楚双志


(二)袁世凯集团的回应

对于这次新政,许多官吏鉴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都表现得不太积极。然而,袁世凯集团首领袁世凯却敏锐地察觉到,王朝衰微,人民民主运动日益高涨,如不谋求新的对策,很难再继续维持其统治。只有抓住时机,努力推进各方面的革新,才是他摄取更大权力的最佳办法。正因为这样,袁世凯不仅在山东时期就积极联络当时负有声望的地方督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努力促成清廷推行新政,而且在整个新政期间,他还以“急进改革者”的面孔出现,不仅为推行新政出谋划策,并且身体力行,卓有成效。

早在新政上谕颁布之前,袁世凯即告诉张之洞,“不日将有明谕,举行新政”。新政上谕颁布后,袁世凯即与幕僚积极努力,起草出了上奏的10项条陈。光绪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1901年3月19日),袁世凯在给刘坤一、张之洞的电报中说:“行在诸人来书,谓内盼复奏。因勉拟十条,皆浅近易行,谆谆以慎始图终为请。昨日始成初稿,尚须修饰,俟定稿寄请诲政此文,以同为贵,可见公论。但原旨有各举所知、各抒所见等语,未知宜联奏否?请两帅裁示。”从这篇电文中可以看出:(1)袁世凯对新政早有了自己的成见,并且已经拟出了后来上奏的10条主张和建议。(2)为了造成更大的声势,使朝廷接受自己的新政方案,表达了希望与张之洞、刘坤一“联奏”的愿望。

为了寻求支持的力量,二月十五日(4月2日),袁世凯在给张之洞的电报中认为张之洞的“变法一议,节节中肯”,自己所拟疏稿“多与鄂议同”,并将自己的10条主张电寄刘坤一、张之洞,希望他们“采择汇奏”,再次表达了他的“附衔名”愿望。

二月二十三日(11日),袁世凯曾电催刘坤一、张之洞抓紧上奏,催促清廷在回銮以前“先行新政”。袁世凯认为,不这样做,有大可虑者二:“各国以现之政府守旧顽固,倘回銮后各国要挟以更换执政,拒之不足,国体安在?可虑一;各国皆盼我变法,倘回銮后各国缕列多款,要挟照行,执政不敌,允则干预。可虑者二。”袁世凯告诉刘坤一、张之洞,他“前已切函枢要,久无下文。拟请两帅或联名电枢,或会衔电奏,如能将兴学堂、改科举等事先行数件,则各国耳目一新,保全甚多,其弛张横议之流,亦可稍敛”。其关于新政的主张和要求在此也可以窥见一斑。

三月初三(4月21日),清廷谕令设立督办政务处,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大臣。要求各地“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请仍各举所知,勿联衔上”。由于情况有了新的变化,袁世凯不再主张联衔,在与张之洞、刘坤一商量后,初七(25日),袁世凯奏上了他的著名的《遵旨敬抒管见上备甄择折》条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