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年的家乡教育(1)

胡适 作者:白吉庵


胡适原名嗣臧,行名洪骍,后改名适;字希强,又改适之;号冬友、小山;笔名铁儿、自胜生等。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这时他母亲才19岁,而父亲却已49岁了。后来国内名人中与他同岁的有刘复、赵元任等人,而大于他的朋友:章士钊时年10岁,陈独秀时年12岁,梁启超时年18岁,蔡元培时年24岁。这些人在他成长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以帮助和影响。

胡适出生于中日甲午之战前三年,幼年生活是在甲午之战后度过的,而这个时期的清政府更加腐败;帝国主义进一步入侵,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而知识分子已开始觉醒,要求改良政治以挽救国家之灭亡。因而1898年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这次运动很快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但康梁的思想在社会上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胡适在青年求学时代喜欢读梁主办的《时务报》,因此受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大。

胡适出生两个月后,他父亲就被调往台湾任职去了,上海只留下他与母亲,但不久他们母子也到了台湾,家人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从此胡适在父亲的教育下开始成长,4岁时已认得方块汉字七百多个。然而,由于形势遽变,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又随母亲回到绩溪上庄村。

胡适回到家乡后,开始进私塾。这个学堂塾师就是他四叔胡介如。学生只有两个:一个是胡适,另一个就是四叔的儿子,名叫嗣秫,比胡适大几岁,但不爱读书,老师一离开,他就溜出去玩。因此学堂里常常只剩下胡适一个人在读书。由于胡适已有近千字的基础,因此免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字书。他四叔便以其父所撰写的《学为人诗》教他。这部书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胡适后来回忆说,其中“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知,反躬践实,黾勉于学,守道勿失。”这寥寥数语,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此后他读的第二部书也是父亲编的《原学》,这是一部讲哲理的韵文书。第三部是《律诗六钞》;接下去是《孝经》、朱子《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等等。当读到《论语》时,他四叔另有差事,到外县去了。老师换了他族兄胡观象(禹臣)来教。这时学生有所增加,先是5个,后来增到10多个。其中有两个最爱逃学,先生抓着便打,但越打越逃。胡适感到奇怪,于是自己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逃学?为什么情愿挨饿、挨打,被人家笑骂,而不情愿读书?当时答不上来。后来他才慢慢体会到,这是老师不肯耐心“讲书”的结果。那时,老师收入太少,一个学生每年才交两块银元,老师生活困难,当然没精力认真去教,学生只有念死书、背死书,这样自然很苦,不愿去学,更谈不上去用功学习了。而胡适自己却不是这样。他母亲为了儿子学习好,每年交塾中的学费,总比别人家多。一般交两块钱,他家第一年就送去6块,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交到12块钱,并嘱托老师严加管教,要求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清字义,读完一句,要明白一句的意思。如此循序渐进,胡适读了《幼学琼林》及《四书五经》等书,不但不觉得苦,反而感到有兴趣。因此,当别的同学读《幼学琼林》大字课文时,他已深入到读小字夹注去了。有一次,一个同窗好友,拿着一封信来问他,说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已经读过《四书》却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件事使他深深领会到他母亲为他多交学费的好处。所以他说:“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