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孕妇饮食营养(2)

妊娠分娩育儿大百科 作者:周忠蜀


妇女怀孕后血容量增加,血浆增加量远大于红细胞量的增加,血液相对稀释,容易形成妊娠生理性贫血。怀孕期间妇女对铁的需要量增加,除满足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外,尚需贮存相当数量的铁,以补偿分娩时由于失血造成的损失,避免产后贫血。另外,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制造血液和肌肉组织需要一定量的铁外,还需要在肝脏贮存一部分铁,以供出生后6个月之内的消耗。因为人乳、牛奶铁含量均很低,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基本消耗自己肝脏中所贮存的铁。

孕妇在整个怀孕期间约需1000毫克铁(比非妊娠妇女增加15%~20%),其中胎儿需铁400~500毫克,胎盘需铁60~100毫克,子宫需铁40~50毫克,母体血红蛋白增多需铁400~500毫克,分娩失血需铁100~200毫克。如果在怀孕期间膳食补充的铁量不足,孕妇往往易出现贫血,胎儿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为此,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妇每日铁供给量为18毫克。

一般植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低,而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富含铁的动物性食品有:猪肾、猪肝、猪血、牛肾、羊肾、鸡肝、虾子、鸡胗等。植物食品含铁多的有:黄豆、油豆腐、银耳、黑木耳、淡菜、海带、海蜇、芹菜、荠菜等。孕妇在选择补铁食物时,也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均衡摄入,不能食用过多动物性食物。

糖类

糖类即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对孕妇的健康和胎儿发育也很重要。糖类广泛存在于淀粉、大米、土豆和水果中。

脑是消耗能量的器官,虽然脑重只占体重的2%左右,但脑的耗能量却占全身总热量的20%。糖是大脑活动能量的来源,具有刺激大脑的活动能力的作用,其原因是由于大量的糖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液中色氨酸含量提高,而色氨酸又可刺激5-羟色胺的产生而增强了大脑神经源的活动,从而提高智力。

有人称糖为“慢性能源”,是因为它能将能量细水长流地提供给大脑,是大脑供能的最佳源泉,但是如果摄入过多又会损害脑的功能,容易造成神经敏感和神经衰弱等各种大脑障碍,表现为孩子出生后易哭闹、吃奶差等。所以,女性在怀孕期间摄入的糖量要适度,糖的正常摄入要根据体力劳动的强度来定。

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很多,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是人类生长的基本要素。维生素可以保证孕期其他营养成分充分发挥作用,维持孕妇的身体健康。

维生素C

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智能有着密切关系,胎儿出生后自身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在10个月后迅速下降,到1周岁时几乎全部丧失。若不注意从饮食中供给维生素C,则可能使胎儿大脑发育不良,甚至导致脑功能紊乱,严重的可影响宝宝出生后的智力水平,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反应迟钝等。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