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给婴儿喂豆奶,希望能够避免婴儿牛奶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在新生儿中发生的几率大概在5%左右。但是这些细心的父母可能并不知道:大豆也同样会经常引起过敏反应。估计在对牛奶过敏的儿童中,有10%~40%也会对豆奶过敏。
在人们发现豆奶能够引起新生儿甲状腺肿大之后,这种食品在这几年始终遭到抨击。但是大豆中含有的应对此事负责的物质却始终没有被确认。出于这个原因,现在生产豆奶已经不再使用豆粉,转而采用纯大豆蛋白。另外,为了保险起见,在豆奶中还添加了碘。尽管这样做消除了迫在眉睫的风险,但是,学术界还是在讨论这种食品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胰腺和甲状腺的自发性免疫疾病等。
当前,大豆中含有的其他物质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种植物物质的作用与人体内荷尔蒙相类似。因此妇女食用大豆制品能够明显引起月经推迟。对于处在更年期的女性,它能降低躁动感。此外,这种植物物质还能预防乳腺癌和子宫癌。
但是,这种与性功能有关的物质就像一柄双锋剑,也会带来其他的后果。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这种物质对癌细胞的作用与它的添加量有关。量不同,效果就会截然相反――它可以减缓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但在不同的添加量下也可以提高这种速度。另外,在动物实验中也已经证明,大剂量使用这种植物荷尔蒙会对新生儿造成损害,比如出现雄性后代雌性化等症状。因此,如果一个婴儿摄入这种植物荷尔蒙的数量达到每公斤体重25mal时,就非常令人忧虑了。在前文提到的实验中,这个剂量足可以使妇女经期滞后。成年妇女的身体是受性激素调节的,而在新生儿身体中,负责相应行为的腺体还处于停顿状态。
在美国,婴儿豆奶食品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而在亚洲,大豆本身就是一种传统食品。虽然这两个地方都没有传出有关豆奶制品副作用的报道,但是如果并非医疗需要,还是不要给新生儿服用含有激素的食品。因此,瑞士联邦卫生局建议,只有从医用角度考虑需要时,才给婴儿服用豆奶。也就是说,如果婴儿身体对于牛奶和其他母乳替代品都不能接受,才应考虑豆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