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里我才知道,天主教修女及修士与泰国寺庙里的和尚不一样,她们中没有一个吃闲饭的人。修道院中除了个别负责院务管理的嬷嬷外,每一个修女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职业。杰奎琳本人是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修道院实行一种公社式的管理制度。修女们将自己每个月的工资都上缴给修道院,修道院再返回每人一些零用钱。按照“神贫”的誓言,修女们从父母或其他亲属那里继承到的动产和不动产也要上缴修道院,财产衍生的收入归修道院支配,个人对上交的财产只保留名义上的所有权。
杰奎琳在利物浦大学语言中心的培训结束后,被教会派到刚果工作,教授英语和传教。临走前,达希罗交给她一些钱,托她通过非洲的天主教会网络转给他在卢旺达的妻子。达希罗是一个图西族政治流亡者,离开祖国已有好些年了。那时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的种族大杀戮还没有发生,但卢旺达的国内形势已经动荡不安了。他与妻子失去联系,不知道她是否还住在原来的地方,于是向杰奎琳提供了一个长长的亲友名单,以便需要时扩大寻找线索。满含泪水的杰奎琳非常理解这对夫妻的思念之情。从她对违反教规的海岛主教所持的宽容态度看,我认为她还不属于那种圣徒式的修女。有一个问题在我的心中转了几天,临到离别时也没有问出口来。那就是,在过去30年里她是否已经感觉到蜜糖下刀尖的锋利,是否向往过世俗凡人的生活。
西方文化并不排斥爱情。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如今只残留在天主教会神职圈内。天主教会严格禁止神职人员涉性,但对教徒并无禁欲的戒律。相反,天主教会鼓励生育,谴责避孕是对上帝意旨的背离。天主教褒扬夫妻恩爱,强烈反对离婚,发挥了家庭稳定器的作用。英国和荷兰这两个以新教为国教的国家之所以新教徒人口被天主教徒所超过,原因就在于两个教会在节育和离婚问题上不同的态度。
西方文学更是爱情颂歌最喧嚣的海洋。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颂冲破家族世仇藩篱的爱情,《奥赛罗》则赞美贵族女子苔丝狄梦娜打破肤色歧视樊笼与黑人统帅奥赛罗的恋情。《简·爱》中夏绿蒂·勃朗特所塑造的简·爱与罗切斯特的情感关系虽然有点畸形,但也不失为一部褒扬跨越社会等级鸿沟的爱情经典。美国影片《爱情故事》是一对现代情侣的故事。他们的遭遇综合了上述三个作品的特点:种族不同,贫富悬殊,门第差异,父母反对,但双方却爱得死去活来。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西方爱情的典型范式:堕入情网的男女蒙上双眼,任由激情牵引前行,那怕迈入万丈深渊、滔天洪水或火海烈焰也万死不辞。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在化妆舞会中偶遇,尚不知对方姓甚名谁便堕入情网。罗密欧咏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