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马关的李鸿章(7)

晚清真相 作者:黄波


不能不说,中日必须和好的道理,李鸿章阐述得甚为透彻,可惜打了胜仗器小易盈的日本人哪里听得进去?陆奥宗光后来就不屑地说,这不过是“家常茶饭之谈”!

为了争得条款的些小让步,李鸿章堪称付出了最大努力,但因底气不足,不免辞锐而气竭。陆奥宗光回忆:“起初就偿金二亿两,他要求减少五千万两,视不能达此目的,他则乞减少二千万两,最后他竟对伊藤全权哀求以此些少减额为其归途之饯别。此等举动以李之地位而言实有失其体面。”

顺便说一句,日本在捞取巨大利益后,同意签订和约,而没有像当初叫嚣的那样“打下北京,活捉清帝”,并非出于善心,实由于列强环伺,而且力有未逮。参加了甲午海战的日本海军大尉木村浩吉于战后撰文,就曾这样“忠告”国民,“若是相信攻陷帝都,必是其屈服之时者,恐怕忘了清国之庞大。此外,以为彼将因不堪我之蹂躏而屈服者,均是忘了其乃大国之人。今试观清国全图,将实际可蹂躏之部分涂以墨汁,然后挂于墙上,离开一点仔细看看,是否果真有降服该国之能力?”

三月二十六日(公元4月20日),李鸿章离日抵天津,奏报和约已成,哀述“既不免毁伤残年之遗体,复不能稍戢强敌之贪心。”船到大沽,他派随员前往北京,将约本送达总理衙门,本人则称病留津。他知道一场风暴正等着他。

马关归来后的李鸿章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朝野愤慨。朝中拒绝批准和约、抨击李鸿章的奏疏如雪花般飞至最高统治者案头。平心而论,这些奏疏虽然文采斐然,辞气慷慨,但多为空言。梁启超一句话问得甚好:把这些高谈阔论的人放在李鸿章的位置上,“结局又将如何?”民间知识分子也俨然以骂李鸿章为时髦,“刘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的“脱口秀”一时传诵。

朝廷的态度呢?

七月九日(公元8月28日),光绪皇帝召见李鸿章,指责他赔款太多,割让台湾则大失民心。皇帝似乎忘了,这些条款均非李鸿章自作主张。68名官员更联名呈奏,强烈反对交卸了议和差使的李鸿章回到他原来直隶总督这个“疆臣之首”的位置上去。皇帝下令,李鸿章“入阁办事”,即到中央任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名,但只有对口负责一个部,才有实权,否则就是一荣誉衔。军机大臣李鸿章不管部务,实等于赋闲状态。这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事。

光绪二十二年,朝廷要派人到德法英美各国访问,方记起了这个外交老手。74岁的李鸿章请求精通外文的儿子李经方随侍,言官们想起李经方所纳外妇系“倭主睦仁之甥女”的传闻,坚决反对,说李鸿章之有李经方,相当于明朝的大奸相严嵩之有严世蕃!李鸿章好歹带上儿子到海外周游了一圈,行装甫卸,又惹上了一个麻烦:因为擅入圆明园游览,被罚俸一年。

海外学者吴相湘《晚清宫廷与人物》中说:“鸿章擅入圆明园,盖为便道往游,以为凭吊废园遗址,当无关重要。殊不知当时太后正积极主持第二次重修圆明园工作,每隔数日辄往亲临督视,光绪帝亦然。故此时已成禁地而非废园了。鸿章远道归来,未暇详询,贸然入游,法无可恕,情有可原,吏议革职,谕旨改为罚俸一年,主旨即在于此。”其实这里未尝没有羞辱的意味。不久, 慈禧太后寿辰,特赐王公大臣58人听戏。按翁同和日记中的位次,汉大臣第一人为翁同和,李鸿章排在李鸿藻、钱应溥之后,这位昔日的勋臣,圣眷已衰是铁定的事实。

马关条约于李鸿章个人的意义不值得多费笔墨。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影响了晚清政治、社会、外交的走向。羊毛出在羊身上,巨额赔款让中国百姓的苦难更加深重;因反对马关条约,痛心国耻,知识分子议政热情高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走上政治前台,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日本的强横逼使清廷在外交上与俄国接近,俄国巧妙设套,步步深入,又埋下了此后日俄两大强国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的导火索……

附带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威海刘公岛上的甲午海战纪念馆,在介绍李鸿章于春帆楼和日人的谈判时,文字说明中用了一个词“据理力争”。我特意问了当地的朋友,据称是刚刚改换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