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泽厚:再议辛亥革命(1)

告别皇帝的中国 作者:马国川


客厅的东墙上悬挂着一副对联: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刚日读史,柔日读经。

这是冯友兰书赠李泽厚的,反用了曾国藩的名句“刚日读经,柔日读史”。遥想二十五年前,李泽厚的“西体中用说”遭到一片反对声音围剿之际,九十岁高龄的冯友兰先生坚定地赞成李泽厚的观点。冯先生已经辞世二十年矣,李泽厚也已进入八十岁老人之列。

2010年中国学界的一大盛事,就是数位学术泰斗先后度过了八十华诞,包括经济学界的吴敬琏、厉以宁,法学界的江平,历史学界的资中筠、袁伟时,还有海外的许倬云、余英时。就在笔者拜访李泽厚先生前不久,几个学术机构举行活动联合为他祝寿。

“我向来不参加这样的活动”,李先生告诉我,然后幽默了一句,“但是吃饭时我去了。”他有一个“三可三不可”原则:可以吃饭,不可以开会;可以座谈,不可以讲演;可以采访、照相,不可以上电视,“因为后者太正式,前者都属聊天,愿意聊什么就聊什么,随意得很”。

李泽厚穿着睡衣,坐在躺椅上,神情悠然地和笔者聊着天。他说自己个性孤独,“从小见不得生人,总往后躲,大人骂我‘出不得世’。几十年散步都是一个人,连太太也不让陪”。

他戏称自己有三个“毛病”: 一是记不住面孔;二是记不住声音,有次儿子来电话也要“报上名来”;三是记不住路。他还回忆起五六十年代被扣过三个“帽子”:一是不接近群众,二是不靠拢组织,三是不暴露思想。在当时,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

虽然经历了多次“批判”,但是他个性不改,依然固我。在学术思想上他也同样的“固执”。 十五年前他提出来中国现代化的“四顺序”说: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社会正义—政治民主。当时反对意见很多,被人骂得一塌糊涂。可是李泽厚至今还是坚持“四顺序说”。

“我把政治民主摆在最后,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把政治民主摆在第一条,先搞政治民主,经济才能发展,我从来就不赞成这个看法”,李泽厚坦率地说,“20世纪80年代我就认为(老实讲这是马克思的理论)经济基础最重要,政治民主今天搞成了,经济基础不改变,一夜之间就可以回到专制,这在非洲有很多的例子,菲律宾、海地搞政治民主也搞得一塌糊涂”。

在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面对巨大的社会公平问题,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甚至连温家宝总理也在多个场合重申邓小平的名言: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很显然,“仍然赞成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李泽厚确实有些过时了。

不过,李泽厚仍然在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发展,而且有些新的思考。当我问“中国道路应该怎么走”时,他回答说:“重要的不是‘中国往哪走’,而是‘不往哪走’。三十年代德国走过的路,是当前中国往何处去的最危险的一个方向,大讲‘中国模式’就有这个危险。”

如果未来中国真的陷入历史劫难,我们至少可以说,曾经有人发出过警告。真正的思想就像金子,是不会永远被埋没在黄沙之中的。

真正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可以照亮一个灰暗时代的。李泽厚就是这样的一个思想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