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婚姻中可怕的“情感失语症”(3)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作者:曾子航


孔子和子路这番表白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不就跟一个美女见了个面喝了杯咖啡吗?又没干什么?何况人家还是王后,又不是街头流莺、青楼艳妓,子路有点多管闲事,孔子的反应也有点过激。但在男女授受不亲的那个年代,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看来,这可是大事,如果不解释清楚,那可晚节不保。可见,男人见色起意是要不得的,哪怕这个“意”仅仅是兴奋也天理难容。发展到宋代,朱熹等理学家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个六字方针并不仅仅针对女人,也同样是罩在男人身上的紧箍咒,慢慢地,中国人把一切“欲“都视为大敌。“无欲无求”成了最高境界。于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敢去主动争取,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不敢去抗争,欲言又止、欲说还休,逆来顺受,得过且过成了中国人面对各种问题的普遍心态。所以,生活力求平稳,日子过得平实,不求多姿多彩,不求热情奔放,反倒心安理得。倘若一对男女爱的太过热烈、疯狂,男的容易被看成不负责任的花花公子,女的则被视为不守妇道的荡妇娇娃。好一点像贾宝玉、林黛玉在贾府上下也被视为异类:贾宝玉被人称为”混世魔王“,以一本正经的那位父亲贾政更是把这个儿子看成”孽障“,恨不得亲手勒死他。林黛玉人缘也不好,贾府上下都对她敬而远之。这就是追求浪漫的结果,甚至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内还有一种论调甚嚣直上:如果一对男女,尤其是男人,不以结婚为目的去谈恋爱,就是耍流氓。

中国人虽然自诩人情味比西方人丰富,事实上却是将本来应该是自然而发的感情公式化与渠道化的,因此,就倾向于搞“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中国历来都是先结婚后恋爱,反倒自由恋爱是五四以后从西方传过来的,两性关系必须符合人伦,倘若看到一对陌生的男女在街上走,或者秘密约会,就会生出很多闲话,甚至会认为是”伤风败俗“这些年随着社会风气的逐步开化,略有好转,但正常的两性交往,还是放不开,要不怎么剩男剩女这么多?要么相亲节目怎么大行其道?尤其是大多数中国男人,面对心爱的女人,不敢追,不会追,有时候只好逼得女方去”倒追“,我上大学是在中文系,原以为中文系的男生都很浪漫,谁知个个跟老夫子一样只会埋头读书,我记得上大二那会儿,我是宿舍里第一个谈恋爱的男生,结果同宿舍里其余的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我是个“;另类”,当时班上女生谈恋爱的很多,基本上找的不是中文系的男生,反倒是校外的居多,有一次跟班上一个女生聊天,才知道,她们都我们太木,像个没开化的小孩一样。连中文系的男同学都如此“呆头呆脑”,更别说其他男人了。

(三)不会恋爱、不懂浪漫、不解风情为何成了中国男人的通病?

在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中国男人普遍患上了一种“情感失语症”:

1、 不会谈情说爱,不敢主动表达,不懂甜言蜜语。

说句有点不太客气的话,在情感方面,中国男人大概是世界上“情商”最低的男人之一:西方经典的文学模式都是英雄救美,中国不是,都是美女救公子,要不就是女侠搭救落魄书生。而且那些让老百姓喜闻乐道的帅哥们、才子们都一个个比黄花闺女还矜持害羞,没办法,男人都不主动,只好女人来主动进攻。《天仙配》里面是美丽的七仙女把人家董永堵在路口不让走,《梁祝》里面也是祝英台先主动表白,聊斋里面各色狐狸精更是半夜自动送上门;在中国的影视作品里,男人不谈恋爱都还像模像样的,一谈恋爱准冒傻气,有一段时间,影视剧里,老婆对老公最爱说的一句台词就是:“瞧你那傻样”,好像男人不“傻”,女人就不爱。搞得中国影视剧里的男人一遇到女人,就集体犯傻,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不傻的,不是花花公子,就是流氓恶棍。在情感咨询中,我则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投诉:“他不懂得关心人”“他很少哄我”“他从未说过一句我爱你”“他可笨啦,老是不懂我的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