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自律与幸福(1)

没有借口:优秀的人都自律 作者:(美)博恩·崔西


自己的幸福自己负责

马不策不跑,气不压不冲,水不疏不用,人不专不才。

—哈利·爱默生·福斯迪克

获得幸福的能力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其他都是次要的,都不足以取代幸福的重要地位。即便你在物质上拥有一切,但你不快乐,你这个人就是失败的。

我在第四章讲过,人是动机动物,会为某个目标和最终的结果倾尽全力。但一个目标之后还有另一个目标,直到你走到“终极目标”,即人生的第一动力—获得幸福。要获得幸福同样少不了自律与自制力。因为只有当你觉得人生牢牢在你自己的掌握之中的时候,你才会有真正的满足感。

控制法则

我在《最高成就》(Maximum Achievement)一书中曾经讲过控制法则:“你对人生的掌控程度越高,你就越快乐;你对人生的掌控程度越低,或是被其他事物或人控制,你越不快乐。”

心理学家将这个概念称为“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关于控制点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相关书籍、文章数以百计,得出的结论是,当人感到被外界因素控制的时候,会产生压力和不快情绪,也就是“内在控制点”(快乐)与“外在控制点”(不快乐)的差别所在。

当你感到人生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决定,许多事情的发生都取决于你的时候,你就拥有了内在控制点。这时,人生的方向盘握在你的手里,一切由你说了算。此时,你会感觉更强大、目标更明确、自己更快乐。

相反,失去或是缺乏对人生的掌控将令你陷入外在控制点状态。比如,你被一个总是独断专行、对人苛刻的老板所“控制”,但你却因为没有足够的存款而无法失去这份工作,你因此而压力骤增、异常焦虑,你无法专心于工作,往往因为表现不佳而更容易被炒鱿鱼,最终导致你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还有一种情况是被某种恶化的婚姻关系或其他关系所束缚。你可能被账单、债务和保持生活水准的责任所拖累,可能承受着身体状况变差和文化程度低的压力,还有童年或成长过程中的阴影总是影响着你,带给你无限烦恼,而你却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许多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受性格所限,所以无法变得更好。他们总是说“我就是这样”,一句话推脱了自己的所有责任。他们不必自律,不必依靠意志力去作出改变,而实际上他们心里很清楚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能活得幸福快乐,自己作出必要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

想要将生活中所有的外在控制点全部替换成内在控制点,你首先要学会全盘掌握自己的人生。你要意识到并且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铸就了现在的你。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改变它。

幸福的理由

一个人幸福与否取决于他的状态和他认为的幸福状态有多大差别。这要由他自己去衡量和决定。

俗话说:“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幸福是享受你所得到的。”当你的收入和生活状态与你所期望的相符时,你的心愿得到了满足,从而会感到幸福。反之,如果你现在的状态与你真正的期望不相符,无论原因为何,你的心愿都没有得到满足,你因此而感到不幸福。

人满意的状态也可能不断地变化。比如,你刚毕业时,找到一份年薪5万美元的工作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可一旦你赚到了5万美元,你又开始不满意了,因为你想每年赚10万美元。有的人赚100万美元依旧不幸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