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待他再向你推销一个价格比较便宜的商品时,你往往很难拒绝,因为价格不贵,对自己没有多大的损失,并且还可以“帮助”他完成一点销售任务,也让自己好下台。所以,你就会买下这种并不昂贵的产品,给自己留个“面子”。
对“留面子效应”善加利用可以使沟通、交流事半功倍。但要记住,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而轻易利用他人的心理,让他人做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留面子效应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别人是否有义务对你提供帮助。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却想让别人答应做有损自身利益的事情,这个效应肯定是行不通的。比如,如果你想让你的哥哥给你买一个MP3,你就可以先提出买一台PSP(游戏机)。但如果对一个陌生人,或是跟你并不熟悉的朋友提出这个要求,就有些异想天开了。
时机恰当易成事
人要做事,不但要主观努力,也需要客观机遇。想做什么样的事,不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还要抓住机遇。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也不要贸然行动,要耐心等待时机,将不利转为有利。郑庄公的办事方法在这方面能够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而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一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他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都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地位显赫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背叛后归顺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我就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太叔修治城郭,聚集百姓,修整作战用的甲衣和兵器,准备步兵和兵车,准备偷袭郑国。武姜将要为太叔段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打听到太叔段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太叔段,太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有点后悔他的行为。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自己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掘地挖出泉水,挖个地道,在那里见面,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于是,姜氏和庄公恢复了母子关系。
郑庄公对弟弟的夺权野心和母亲的所作所为,是了然于胸的。但他并不急于将其消灭,而是采用“引其发展,陷其不义,突发制人”的策略,先放纵对方,任其胡为,争取到臣心、军心、民心之后,再一举破敌。这时候时机最好,成功的机会就最大,而且不会被别人认为是自己绝情。我们在办事的时候,也要把握这样的时机,不要贸然出手,要等待或者创造最有利的时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