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近乎才有热乎
当我们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别忘记寒暄寒暄,说说大众话,这将有利于我们启动对方关闭的心门。这些话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有很大的共同性,又因为这些话无关痛痒,不涉及观点纷争和利害关系,这些话往往能得到别人的呼应,不会使你受到冷遇。
找到你和对方的共鸣点和共同的愉快话题,以此融洽感情。如果你和某人是校友,尽管以前你们并不认识,但你们可以一起回想都认识的老师;如果你和某人是同乡,你们可以讲述家乡的风俗习惯和美味特产;如果你和某人是同行,可以聊聊行业境况和发展趋势;如果你和某人有相同的爱好,你们可以交换彼此的心得和经验。
视对方的状态和心情而言归正传。如果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对方的好感,心境平和而愉悦,你就可以转入正题了。“有件事情要麻烦你!”“以后,那件事情就指望您了!”“以后有的是麻烦来打扰您!”因为前面有友好的气氛和话题的铺垫,这一“转”大多自然而随意,不会给对方造成很多的压力,也不至于让自己觉得欠别人很多,双方往往能一拍即“合”。
意大利颇负盛名的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采访方式被人们称为“海盗式”的采访。那是因为她的提问总是富有进攻性和挑战性,而且语言非常尖锐和泼辣。
很多有名的政界人士对此早有耳闻,每当面对她时,总是充满了防御心理,保持着高度警惕,但是,法拉奇几乎无往而不胜,她总是能得到她所想要的。她曾经成功地采访过前越南总理阮文绍、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布托和中国重要领导人邓小平,而她取胜的法宝就是善于与采访对象“套近乎”。
访问邓小平的时候,法拉奇并没有首先说起自己要问的话题。
“我很荣幸能在今天采访您,明天是您的生日,祝福您生日快乐!”法拉奇从邓小平的传记上了解到他的生日是8月22日。
“我都忘记自己的生日了,我已经是76岁的人了,76岁是一个衰退的年龄!”
“哦!我的父亲和您一样,他今年也76岁。如果我对他说76岁是一个衰退的年龄,恐怕他会给我一个巴掌呢!”法拉奇说着,就愉快地笑了起来。
友好、轻松而愉快的气氛就形成了,法拉奇继续深入她的访问……
“套近乎”说白了就是拉关系,人际间的交往只有“近乎”了,才能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密切关系,深厚感情。迂回曲折也好,含蓄隐藏也好,搭讪询问也好,总之,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人“套”住,向自己这边“拉”,让他和自己近一点。
“套近乎”关键在于“套”,套得准,套得巧,自然会把与别人的距离拉近,“近乎”了就能“热乎”,“热乎”了感情就深了,事情也就好办了。